绿色技术溢出与中国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5-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7页 |
·问题提出 | 第17-18页 |
·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绿色技术 | 第19-20页 |
·技术溢出 | 第20-21页 |
·技术扩散 | 第21页 |
·城市群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思路 | 第24-2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4-2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7-43页 |
·知识溢出研究综述 | 第27-30页 |
·知识溢出的内涵 | 第27页 |
·知识溢出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研究 | 第29-30页 |
·绿色技术溢出研究综述 | 第30-35页 |
·绿色技术的理论研究 | 第30-32页 |
·国外绿色技术溢出研究 | 第32-33页 |
·国内绿色技术溢出研究 | 第33-35页 |
·城市群研究综述 | 第35-39页 |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机理 | 第35-37页 |
·中国城市群空间经济研究 | 第37-38页 |
·知识溢出与城市群经济发展 | 第38-39页 |
·绿色技术溢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39-43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 | 第39-40页 |
·国内外实证研究 | 第40-41页 |
·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41-43页 |
第3章 中国城市群的绿色技术溢出现状分析 | 第43-81页 |
·城市群的知识溢出测度 | 第43-58页 |
·城市群知识溢出模型 | 第43-46页 |
·知识能力测度方法 | 第46-52页 |
·城市流强度测度方法 | 第52-58页 |
·中国绿色技术溢出的测度 | 第58-63页 |
·国外研究典型经验 | 第58-60页 |
·测度的研究思路 | 第60-62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62-63页 |
·中国绿色技术溢出的特征分析 | 第63-69页 |
·省级区域的分布特征 | 第63-66页 |
·城市层面的分布特征 | 第66-67页 |
·城市群层面的分布特征 | 第67-69页 |
·中国城市群绿色技术溢出的经济性检验 | 第69-81页 |
·检验的基本前提 | 第69-70页 |
·检验的影响分析 | 第70-73页 |
·经济检验的结果 | 第73-78页 |
·绿色技术溢出结论 | 第78-81页 |
第4章 中国城市群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1-112页 |
·绿色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第81-83页 |
·技术溢出的相关研究 | 第81-82页 |
·绿色技术溢出的特点 | 第82-83页 |
·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 | 第83页 |
·绿色技术溢出框架的建立 | 第83-88页 |
·研究框架的发展进程 | 第83-86页 |
·绿色技术溢出的框架分析 | 第86-88页 |
·绿色技术溢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第88-95页 |
·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88-93页 |
·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93-94页 |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94-95页 |
·能耗强度对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分析 | 第95-112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96-102页 |
·实证检验与研究 | 第102-111页 |
·检验结论与启示 | 第111-112页 |
第5章 中国城市群绿色技术溢出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 第112-132页 |
·技术扩散模型概述 | 第112-123页 |
·模型的基本条件 | 第112页 |
·模型的理论依据 | 第112-113页 |
·模型的过程分析 | 第113-123页 |
·中国技术扩散模型 | 第123-127页 |
·模型的确定分析 | 第123-124页 |
·技术扩散的条件 | 第124-125页 |
·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分析 | 第125-127页 |
·技术存量与经济发展 | 第127-132页 |
·技术存量的定义 | 第127-129页 |
·技术存量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中国绿色技术转型的策略 | 第130-132页 |
第6章 中国城市群绿色技术溢出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 第132-156页 |
·构建绿色技术溢出的经济增长门槛模型 | 第132-134页 |
·模型的构建过程 | 第132-133页 |
·模型的变量说明 | 第133页 |
·模型的数据获取 | 第133-134页 |
·中国绿色技术溢出的经济增长门槛效应分析 | 第134-138页 |
·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的实证分析 | 第134-136页 |
·以中国产业结构为门槛的实证分析 | 第136-138页 |
·中国城市群绿色技术溢出的经济增长门槛效应分析 | 第138-156页 |
·京津冀城市群实证分析 | 第138-142页 |
·长三角城市群实证分析 | 第142-147页 |
·珠三角城市群实证分析 | 第147-151页 |
·山东半岛城市群实证分析 | 第151-156页 |
第7章 中国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56-166页 |
·国外绿色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 | 第156-159页 |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成功经验 | 第156-158页 |
·英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成功经验 | 第158-159页 |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的成功经验 | 第159页 |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59-162页 |
·加强统筹协调,制定绿色经济发展政策 | 第160页 |
·增加政府投资,实现绿色经济优先发展 | 第160-161页 |
·发挥主导作用,树立公共绿色消费意识 | 第161页 |
·严格环境执法,保证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 第161-162页 |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 第162页 |
·中国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62-166页 |
·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加大绿色技术经济比重 | 第162-163页 |
·提高城市群能源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 第163页 |
·加强城市群科技力量,推进绿色科技协作机制 | 第163-164页 |
·增强城市群统筹力度,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 第164-165页 |
·加大城市群环保宣传,推行厉行节约消费理念 | 第165-1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66-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81页 |
附录 | 第181-1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93-194页 |
致谢 | 第194-195页 |
作者简介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