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浪漫·颓废--时间意识下的郁达夫创作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致谢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7页 |
引论一 | 第10-13页 |
1.传统与语境:从哪里蕴育,从哪里生成 | 第10-11页 |
2.现代与审美:现代性的重构与审美的发现 | 第11-13页 |
引论二 | 第13-17页 |
1.观念与视角:方法论意义上的时间视角 | 第13-15页 |
2.问题与意义:课题选择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启蒙:现代性的主体精神与对自我的发现 | 第17-31页 |
一 现代性的追求与发现自我 | 第18-21页 |
1.时间感知与渴望现代 | 第18-20页 |
2.思想性革命与郁达夫对“自我的发现” | 第20-21页 |
二 启蒙意识:个体情感表现与社会意义 | 第21-26页 |
1.另一种启蒙:“沉沦”本自然 | 第22-23页 |
2.启蒙的困境:“空虚”亦有理 | 第23-24页 |
3.郁达夫作品社会指向的情感基础 | 第24-26页 |
三 主体的内在冲突与分裂 | 第26-31页 |
1.传统与现代纠葛下的郁达夫 | 第27-28页 |
2.主体性的分裂:郁达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浪漫:沉浸于刹那享受中的现代弱者 | 第31-45页 |
一 从浪漫到现代 | 第32-37页 |
1.与传统的断裂 | 第34-35页 |
2.过渡中的浪漫 | 第35-37页 |
二 时间的浓缩与瞬间的意义 | 第37-40页 |
1.时间的纵深向度:欲望、自然与死亡 | 第37-39页 |
2.郁达夫小说的人物心理与叙事结构 | 第39-40页 |
三 “自叙传”背后的现代弱者 | 第40-45页 |
1.现代人与现代文:“自叙传”叙述的现代自我 | 第42-43页 |
2.时间感知下的美学追求:瞬时的否决意义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定格在时间中的感伤情绪与心理焦虑 | 第45-56页 |
一 世纪末思潮的现代性内涵 | 第45-49页 |
1.玩世的“颓加荡” | 第46-48页 |
2.接受与变异:从末日情结到现代伊始 | 第48-49页 |
二 在时间夹缝中反抗的病者 | 第49-52页 |
1.疾病的时代隐喻 | 第50-51页 |
2.郁达夫小说中“病态主体”的现代性意义 | 第51-52页 |
三 民族心理的现代焦虑 | 第52-56页 |
1.现代意识与郁达夫小说人物的自卑倾向 | 第53-54页 |
2.进化论的内倾:日本影响与民族精神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