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宋:北宋(960~1127年)论文

北宋士人游学生活研究

【摘要】:游学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民间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游学、举途游学和游历考察等三种主要活动类型。随着科举制度的日趋完善、官私教育的“平民化”,以及佛、道教广泛传播的影响,游学之风在北宋中下层士人群体中广泛流行起来,并得到了亲友、政府、官员以及民间人士等的积极支持和资助。游学已成为北宋士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游学士人首先要面对的是旅途寓居中的种种遭遇。囿于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和科技落后等客观现实,北宋士人的游学旅途充满了艰辛与苦涩。士人游学在外,随时可能遭遇到来自疾病、“怪力乱神”、盗匪等各方面的威胁。因而他们不得不运用各种方式积极自救或救人。士人在游学过程中,形成了类型化的交游群体和或疏或密的交游关系。按照交游方式及目的的不同,士人交游群体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知识群体、权势群体和财富群体。其中,游学士人之间的交谊并不牢靠,他们完全可以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攻击或出卖“情契笃密”的学侣。而游学士人交游网络的构建,则对于学派的形成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隐士也是北宋士人游学中主要的交游对象之一。北宋游学士人的情感世界里,邂逅了妓女、“精魅”,爱情、婚姻生活也出现了不稳定性、功利性以及有限自主性等新特点。一方面,士人游学在外,远离家乡,故常在无“父母之命”的情况下,私定终身;另一方面,士人长期离家在外,也对既有的婚姻与家庭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关键词】:士人 游学生活 社会交往 情感世界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4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内侍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北宋河北路转运使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