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1. 传统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10-16页 |
| ·中医的病名 | 第10页 |
| ·病因病机 | 第10-11页 |
| ·古代文献研究 | 第10-11页 |
| ·现代文献研究 | 第11页 |
| ·辩证论治 | 第11-16页 |
| ·辩证分型 | 第11-12页 |
| ·治则治法 | 第12-16页 |
| 2.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16-19页 |
| ·流行病学 | 第16页 |
| ·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 ·乳腺癌的治疗 | 第17-19页 |
| 临床研究 | 第19-29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19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19-2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4. 治疗方法 | 第21-22页 |
| 5. 观察指标 | 第22-23页 |
| ·有效性指标 | 第22页 |
| ·毒性反应评价 | 第22-23页 |
| 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页 |
| 7. 结果 | 第23-29页 |
| ·治疗疗效比较 | 第23-24页 |
| ·KPS评分变化情况 | 第24-25页 |
| ·两组化疗完成情况 | 第25页 |
| ·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 | 第25-27页 |
| ·毒性反应比较 | 第27-29页 |
| 讨论 | 第29-35页 |
| 1. 自拟黄芪麦冬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优势和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 ·中药治疗局部中晚乳腺癌的立题依据 | 第29页 |
| ·中医“毒”理论对乳腺癌临床的指导 | 第29-30页 |
| 2. 方药组成及药理作用 | 第30-32页 |
| 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 ·客观疗效分析 | 第32页 |
| ·生活质量改善(KPS)的分析 | 第32-33页 |
| ·中医证候影响分析 | 第33页 |
| ·毒性反应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 4. 问题与展望 | 第34-35页 |
| ·问题 | 第34页 |
| ·展望 | 第34-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附录 | 第40-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