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斯金德作品中的怪诞人物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聚斯金德及其文学创作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第9-14页 |
第一章“怪诞人物”形象的创作缘起 | 第14-23页 |
第一节“怪诞人物”的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一、“怪诞”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 第14-17页 |
二、“怪诞人物”的本文定位 | 第17-19页 |
第二节“怪诞人物”的创作意图 | 第19-23页 |
一、现代人生存境遇的寓言 | 第19-20页 |
二、悲悯的人文情怀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自我毁灭的复仇者 | 第23-36页 |
第一节 奇人与畸人的双重身份 | 第23-26页 |
一、恶臭时代的嗅觉奇才 | 第23-24页 |
二、自大与自卑的双重人格 | 第24-25页 |
三、体味缺失构成行为动机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疯狂的复仇游戏 | 第26-30页 |
一、马雷街重获新生 | 第26-27页 |
二、荒野穴居遭遇生存危机 | 第27-28页 |
三、格拉斯狂欢 | 第28-30页 |
第三节 爱与死的矛盾结合 | 第30-36页 |
一、天使芳香:对爱与美的变态执着 | 第30-33页 |
二、爱缺失导致的自我毁灭 | 第33-36页 |
第三章 自闭自囿的木偶人 | 第36-48页 |
第一节 古怪自闭的小市民 | 第36-39页 |
一、离群索居的封闭生活 | 第36-38页 |
二、大都会里的小角色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孤独困境中的挣扎 | 第39-43页 |
一、一只鸽子引发的恐慌 | 第39-41页 |
二、低音提琴手的爱恨纠结 | 第41-43页 |
第三节 自我束缚和公共之网 | 第43-48页 |
一、机械性与怯懦性并行 | 第43-45页 |
二、自由与安全不可兼得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坚守自我的独行者 | 第48-60页 |
第一节 独行怪客夏先生 | 第48-52页 |
一、“我”的童年过客 | 第48-50页 |
二、格格不入的独行者 | 第50-52页 |
第二节 不停奔走的逃生之路 | 第52-55页 |
一、不能承受的生活之重 | 第52-54页 |
二、西西弗斯式意义生存 | 第54-55页 |
第三节 社会面具和真实自我 | 第55-60页 |
一、面具:虚幻的自我欺骗 | 第55-57页 |
二、自我孤立:“向死”的选择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