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特征与恢复效果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湿地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湿地的概念、类型及功能的研究 | 第11页 |
·湿地的评价 | 第11-12页 |
·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12-13页 |
·湿地退化和恢复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5-17页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气候 | 第15页 |
·土壤 | 第15页 |
·植被 | 第15-1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野外调查 | 第17页 |
·植被恢复方法 | 第17-18页 |
·样地的设置 | 第17-18页 |
·植物生长指标测定 | 第18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18-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31页 |
·干扰对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第19-22页 |
·火烧干扰对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物种组成的影响 | 第19-20页 |
·放牧干扰类型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物种组成 | 第20-21页 |
·垦殖干扰类型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物种组成 | 第21-22页 |
·沼泽湿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22-26页 |
·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 第22-24页 |
·物种多样性SP指数比较分析 | 第24-25页 |
·物种多样性SW指数比较分析 | 第25页 |
·物种均匀度J_(sw)指数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三种退化沼泽湿地的恢复效果分析 | 第26-31页 |
·火烧干扰沼泽湿地的恢复效果 | 第26-28页 |
·放牧干扰沼泽湿地的恢复效果 | 第28-29页 |
·垦殖干扰沼泽湿地的恢复效果 | 第29-31页 |
5 讨论 | 第31-33页 |
·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特征及生物多样性 | 第31页 |
·三种干扰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的恢复效果 | 第31-32页 |
·退化沼泽湿地的恢复管理建议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