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分蘖发生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11页 |
·分蘖发生的相关基因 | 第11-14页 |
·植物分枝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 第14-16页 |
·生长素对植物侧枝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脱落酸对植物侧枝发育的影响 | 第15页 |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侧枝发育的影响 | 第15-16页 |
·独脚金内酯对植物侧枝发育的调控 | 第16页 |
·miR156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第19-27页 |
·盆栽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收集 | 第19-20页 |
·植物生长物质喷施盆栽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收集 | 第20页 |
·分蘖期生物学性状测定方法 | 第20页 |
·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第21页 |
·过氧化氢酶酶活性的测定 | 第21-23页 |
·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23-25页 |
·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43页 |
·两种OsmiR156过表达材料与野生型生物学性状比较 | 第27-30页 |
·生育期的比较 | 第27页 |
·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的比较 | 第27-30页 |
·两种OsmiR156过表达材料与野生型分蘖期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 | 第30-40页 |
·分蘖期光合作用参数的比较 | 第30-31页 |
·分蘖期叶片和茎基部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比较 | 第31-32页 |
·分蘖期叶片和茎基部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比较 | 第32-33页 |
·分蘖期叶片和茎基部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 第33-34页 |
·分蘖期叶片和茎基部植物激素含量的比较 | 第34-38页 |
·分蘖期叶片和茎基部植物激素平衡的比较 | 第38-40页 |
·OsmiR156过表达对分蘖后期分蘖数与叶片IAA含量、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喷施植物生长物质对水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40-43页 |
·喷施植物生长物质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水稻株高变化的影响 | 第40-42页 |
·喷施植物生长物质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水稻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3-47页 |
·OsmiR156过表达对水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43页 |
·OsmiR156过表达对分蘖期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OsmiR156过表达对分蘖期叶片和茎基部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OsmiR156过表达对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OsmiR156过表达对植物激素平衡的影响 | 第45-46页 |
·植物生长物质对三种材料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46-47页 |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第47-49页 |
1 全文总结 | 第47-48页 |
2 创新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