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表目录 | 第7-8页 |
| 图目录 | 第8-9页 |
|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1. 前言 | 第12-23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 ·不同负荷安排对运动员主观感受影响研究概况 | 第14-22页 |
| ·“不同负荷安排”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 ·“运动员主观感受”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运动员主观感受表现形式研究概况 | 第19页 |
| ·运动员主观感受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训练负荷安排方式对运动员主观感受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页 |
| ·素质练习对运动员主观感受影响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3-28页 |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23-24页 |
| ·实验设计法 | 第24-26页 |
| ·实验对象 | 第24页 |
| ·实验要求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 ·实验测试程序如下: | 第24-26页 |
| ·实验控制量的确定 | 第26-27页 |
| ·反映负荷强度指标的确定 | 第26页 |
| ·反映运动负荷生理指标的确定 | 第26-27页 |
| ·心理测验法 | 第27-28页 |
| ·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27页 |
| ·量表的效度检验 | 第27-28页 |
| ·统计法 | 第28页 |
| 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8-50页 |
| ·不同负荷安排测试受试者客观指标情况分析 | 第28-33页 |
| ·递增负荷测试方式中的心率、摄氧量变化 | 第28-31页 |
| ·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递增负荷测试过程中心率的变化 | 第30页 |
| ·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递增负荷测试过程中摄氧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 ·恒定负荷测试方式中的心率、摄氧量变化 | 第31-33页 |
| ·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恒定负荷测试方式中心率的变化 | 第32页 |
| ·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恒定负荷测试方式中摄氧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 ·不同负荷运动安排对 RPE 估算心率值的影响分析 | 第33-36页 |
| ·递增负荷安排方式测试对 RPE 估算心率值的影响 | 第33-35页 |
| ·恒定负荷测试方式对 RPE 等级估测心率影响 | 第35-36页 |
| ·不同运动水平对 RPE 心率估算值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 ·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在不同负荷强度下 RPE 心率估算值变化 | 第36-37页 |
| ·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水平对 RPE 等级估算心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恒定负荷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水平对 RPE 心率估算值的影响 | 第38页 |
| ·不同负荷安排对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的主观强度感觉分析 | 第38-45页 |
| ·递增负荷测试过程中运动员的主观强度感觉分析 | 第39-43页 |
| ·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水平对运动员主观感觉的影响 | 第40-43页 |
| ·递增负荷测试中运动水平对运动员积极幸福指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递增负荷测试中运动水平对运动员心理烦恼的影响 | 第42页 |
| ·递增负荷测试中运动水平对运动员疲劳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恒定负荷测试过程中运动员的主观强度感觉分析 | 第43-45页 |
| ·运动员在恒定负荷测试过程中的积极幸福感指数 | 第43-44页 |
| ·运动员在恒定负荷测试过程中的心理烦恼指数 | 第44-45页 |
| ·运动员在恒定负荷测试过程中的积极疲劳指数 | 第45页 |
| ·负荷强度对运动员主观锻炼感受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 ·相同负荷强度下不同负荷安排方案对运动员主观感受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 ·不同负荷强度下相同负荷安排方案对运动员主观感受影响分析 | 第47页 |
| ·运动员在不同负荷安排方案、不同负荷强度下的主观感受分析 | 第47-48页 |
| ·相同负荷安排方式下被试者的客观指标与主观感受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 ·相同负荷安排下客观指标相关程度 | 第49页 |
| ·相同负荷安排下主观感受相关程度 | 第49页 |
| ·客观指标与主观感受之间的相关程度 | 第49页 |
| ·运动员对两种负荷安排方式适应度分析 | 第49-50页 |
| 4. 结论 | 第50-51页 |
| ·不同负荷安排下运动员的心率与 RPE 估算心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 第50页 |
| ·运动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在不同负荷安排下主观感受不同 | 第50页 |
| ·运动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不同负荷安排下主观感受不同 | 第50页 |
| ·运动员运动水平不同适合的负荷安排方式不同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件1 | 第53-54页 |
| 附件2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