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树脂基体 | 第10-16页 |
| ·耐高温树脂基体介绍 | 第10-12页 |
| ·聚酰亚胺概述 | 第12-16页 |
| ·聚酰亚胺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4页 |
| ·聚酰亚胺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 第14-15页 |
|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 第15-16页 |
| ·聚酰亚胺的改性 | 第16页 |
| ·含乙炔基的聚酰亚胺 | 第16-19页 |
| ·异酰亚胺树脂 | 第19-21页 |
| ·聚酰亚胺的缺点和解决思路 | 第19-20页 |
| ·异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实验—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22-31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 ·试剂原料 | 第22-23页 |
| ·反应装置和设备 | 第23页 |
| ·分析仪器 | 第23页 |
| ·树脂低聚物的合成 | 第23-25页 |
| ·高分子量异酰亚胺(PⅡ-h)的合成 | 第23-24页 |
| ·高分子量聚酰亚胺(PⅠ-h)的合成 | 第24页 |
| ·中等分子量异酰亚胺(PⅡ-m)的合成 | 第24页 |
| ·中等分子量聚酰亚胺(PⅠ-m)的合成 | 第24页 |
| ·低分子量异酰亚胺(PⅡ-1)的合成 | 第24-25页 |
| ·低分子量聚酰亚胺(PⅠ-1)的合成 | 第25页 |
| ·树脂低聚体的结构表征 | 第25-29页 |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25-27页 |
|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 第27-29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 | 第29页 |
| ·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异酰亚胺树脂基本性能研究 | 第31-41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 ·实验药品 | 第31页 |
| ·装置和设备 | 第31页 |
| ·测试仪器 | 第31-32页 |
| ·树脂测试样品的制备 | 第32页 |
| ·流变样品 | 第32页 |
| ·热失重测试样品 | 第32页 |
| ·预浸料制备及固化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 ·树脂分子量及主链结构对溶解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预聚物的熔融性能研究 | 第33-36页 |
| ·热稳定性能 | 第36-38页 |
| ·热机械性能研究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异酰亚胺树脂的固化行为、复合材料成型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1-56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高分子量树脂的固化行为研究 | 第42-48页 |
| ·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第42-43页 |
| ·含炔基高分子量聚酰亚胺(A)的合成 | 第42页 |
| ·不含炔基高分子量酰胺酸(B)的合成 | 第42-43页 |
| ·不含炔基高分子量异酰亚胺(C)的合成 | 第43页 |
| ·模型化合物的固化行为研究 | 第43-48页 |
| ·含炔基的聚酰亚胺(A)固化行为 | 第43-45页 |
| ·不含炔基的酰胺酸(B)固化行为 | 第45-47页 |
| ·不含炔基的异酰亚胺(C)固化行为 | 第47-48页 |
| ·复合材料成型制备及性能 | 第48-53页 |
| ·典型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3-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