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Summary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9页 |
| 英文缩略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 ·绵羊起源及我国品种资源概况 | 第10-11页 |
| ·绵羊在系统分类学中的地位 | 第10页 |
| ·绵羊的起源与驯化 | 第10-11页 |
| ·中国绵羊遗传资源概况 | 第11页 |
| ·国内外细毛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 ·世界羊毛市场呈现供求紧张状况 | 第11-12页 |
| ·世界毛纺织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 第12页 |
| ·世界细羊毛品质向“超细”毛方向发展 | 第12-13页 |
| ·我国细毛羊产业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绵羊品种 | 第14-16页 |
| ·中国美利奴羊(Chinese Merino) | 第14页 |
| ·敖汉细毛羊(Aohan Merino) | 第14-15页 |
| ·甘肃高山细毛羊(Gansu Alpine Merino) | 第15页 |
| ·新吉细毛羊(Xinji Merino) | 第15页 |
| ·青海细毛羊(Qinghai Merino) | 第15-16页 |
| ·凉山半细毛羊(Liangshan Semi-fine-wool sheep) | 第16页 |
| ·湖羊(Hu sheep) | 第16页 |
| ·绵羊微卫星的研究 | 第16-19页 |
| ·国内绵羊微卫星研究 | 第16-18页 |
| ·国外绵羊微卫星研究 | 第18-19页 |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 ·样本信息 | 第20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 ·DNA 提取 | 第21页 |
| ·微卫星引物 | 第21-23页 |
| ·PCR 扩增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23页 |
| ·PCR 扩增产物检测 | 第23页 |
| ·微卫星 DNA 多态性分析 | 第23页 |
| ·统计分析 | 第23-29页 |
| ·连锁不平衡检验 | 第23-24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4-25页 |
|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 第25-26页 |
| ·遗传分化分析 | 第26-27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51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结果 | 第29页 |
| ·ABI3730XL 检测结果 | 第29-31页 |
| ·连锁不平衡检验 | 第31-32页 |
| ·等位基因数目和频率 | 第32-36页 |
| ·等位基因数目变异 | 第32-33页 |
| ·等位基因频率变异 | 第33-36页 |
| ·平均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丰富度 | 第36-37页 |
| ·期望遗传杂合度和观测遗传杂合度 | 第37-38页 |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38页 |
| ·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 | 第38-42页 |
|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 第42-44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44-47页 |
| ·遗传距离 | 第44-45页 |
|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45-47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7-49页 |
| ·群体遗传结构推导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1-56页 |
|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 第51页 |
| ·细毛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51-53页 |
| ·绵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 | 第53-56页 |
| ·F-统计量与基因流 | 第53-54页 |
| ·遗传距离 | 第54页 |
| ·聚类分析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 附录 | 第57-63页 |
| 附录 1. 中国美利奴羊(Chinese Merino) | 第57页 |
| 附录 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7页 |
| 附录 3. 主要试剂 | 第57-58页 |
| 附录 4. 主要试剂配制 | 第58-59页 |
| 附录 5. DNA 提取 | 第59页 |
| 附录 6. PCR 扩增产物检测 | 第59-60页 |
| 附录 7. 微卫星 DNA 多态性分析 | 第60-61页 |
| 附录 8 10 个位点的连锁不平衡检验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作者简历 | 第69-70页 |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