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多孔介质渗透系数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采空区瓦斯渗流理论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采空区瓦斯渗流特征及分布规律 | 第18-30页 |
·采空区瓦斯渗流影响分析 | 第18-22页 |
·采空区瓦斯涌出源 | 第18-19页 |
·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采空区多孔介质的渗透率 | 第21-22页 |
·采空区内瓦斯渗流模型 | 第22-25页 |
·采空区瓦斯渗流流固耦合场作用 | 第22-23页 |
·采空区瓦斯流动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 | 第25-27页 |
·本煤层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 | 第25-26页 |
·邻近层瓦斯涌入采空区后瓦斯运移分布规律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覆岩裂隙变化及钻孔布置参数研究 | 第30-42页 |
·覆岩裂隙变化规律研究 | 第30-34页 |
·采动裂隙的形成与分类 | 第30-32页 |
·采动裂隙“O”形圈理论 | 第32-33页 |
·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 | 第33-34页 |
·采空区覆岩碎胀系数研究 | 第34-36页 |
·自然堆积区的碎胀特性 | 第34-35页 |
·载荷影响区的碎胀特性 | 第35页 |
·压实稳定区的碎胀特性 | 第35-36页 |
·顶板高位钻孔抽采瓦斯技术 | 第36-40页 |
·顶板高位钻孔终孔布置 | 第36-37页 |
·顶板高位钻孔参数设置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 第42-64页 |
·采空区CFD模拟方法与原理 | 第42-46页 |
·Fluent软件介绍 | 第42-43页 |
·Fluent数值模拟数学模型 | 第43-46页 |
·数值模拟参数和模型的简化 | 第46-53页 |
·Ⅲ4423工作面采空区简化物理模型 | 第46-48页 |
·Ⅲ4423 数值模拟参数 | 第48-53页 |
·Ⅲ4423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分布数值模拟 | 第53-62页 |
·Ⅲ4423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分布数值模拟(未抽采) | 第53-56页 |
·Ⅲ4423工作面顶板高位钻孔抽采瓦斯条件下采空区运移规律 | 第56-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顶板高位钻孔抽采瓦斯试验研究 | 第64-74页 |
·矿井工作面概况 | 第64-65页 |
·工作面位置及概况 | 第64页 |
·工作面煤层情况 | 第64页 |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 | 第64-65页 |
·工作面内地质构造情况 | 第65页 |
·采空区瓦斯储积分析 | 第65-67页 |
·火成岩侵蚀对煤层与瓦斯储积的影响分析 | 第66页 |
·地质构造对煤层与瓦斯储积的影响分析 | 第66-67页 |
·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案及实施 | 第67-70页 |
·工作面布置情况 | 第67页 |
·顶板高位钻孔终孔位置优化 | 第67-68页 |
·采空区瓦斯抽采方案及实施 | 第68-70页 |
·顶板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效果分析 | 第70-73页 |
·顶板高位钻孔抽放效率分析 | 第70-72页 |
·高位钻场钻孔抽放瓦斯量统计 | 第72页 |
·回风巷瓦斯浓度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创新点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