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我国网上银行运营效率评价分析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6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6-17页 |
·内容框架和资料来源 | 第17页 |
·内容框架 | 第17页 |
·资料来源 | 第17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2. 网上银行效率的相关概念与发展概况 | 第19-25页 |
·网上银行效率的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网上银行的涵义 | 第19-20页 |
·网上银行效率的涵义 | 第20页 |
·网上银行效率的分类 | 第20-21页 |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21页 |
·我国网上银行产品、业务范畴及产业链构成 | 第21-23页 |
·我国网上银行产品与业务介绍 | 第21-22页 |
·我国网上银行的产业链构成 | 第22-23页 |
·我国网上银行效率概况 | 第23-25页 |
3. 模型介绍和指标选择 | 第25-31页 |
·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效率理论 | 第25页 |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 第25-26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6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介绍 | 第26-27页 |
·模型介绍 | 第27-29页 |
·样本和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9-31页 |
·网上银行投入指标 | 第29-30页 |
·网上银行产出指标 | 第30-31页 |
4. 我国网上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1-38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31页 |
·因子分析 | 第31-34页 |
·考察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 第31-32页 |
·提取因子 | 第32-33页 |
·因子的命名解释 | 第33-34页 |
·DEA方法的使用和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CCR模型的网上银行效率分析 | 第35页 |
·BCC模型的网上银行效率分析 | 第35-38页 |
5. 我国网上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38-44页 |
·宏观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宏观经济环境 | 第38-39页 |
·政策环境 | 第39页 |
·地域和人文差异 | 第39-41页 |
·微观影响因素 | 第41-44页 |
·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 第41页 |
·客户的构成结构 | 第41-42页 |
·营销和管理费用 | 第42页 |
·银行在网银领域的新举措 | 第42-44页 |
6. 提高我国网上银行效率的对策研究 | 第44-50页 |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前景 | 第44-45页 |
·国外网上银行效率提升的经验借鉴 | 第45-47页 |
·网上银行法律法规的建立与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45-46页 |
·网上银行安全技术平台的建立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 | 第46页 |
·网上银行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 | 第46-47页 |
·提高我国网上银行运营效率的相关对策 | 第47-50页 |
·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提供制度保障 | 第47-48页 |
·网络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加强风险管理 | 第48页 |
·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提供发展动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