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山地区二叠系油源对比及成烃演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论文来源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生物降解原油是非常规研究的热门 | 第8页 |
·下一步勘探工作需要确定原油来源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1-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样品介绍 | 第15-21页 |
·区域分布特征 | 第15页 |
·地层沉积特征 | 第15-16页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6-18页 |
·样品分布特征 | 第18-19页 |
·样品物性特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哈山西降解原油地化特征 | 第21-42页 |
·正构烷烃系列 | 第22-24页 |
·三环萜烷系列化合物 | 第24-26页 |
·五环三萜烷系列 | 第26-31页 |
·甾烷系列化合物 | 第31-34页 |
·芳烃系列化合物 | 第34-42页 |
·萘系列化合物 | 第34-38页 |
·菲系列化合物 | 第38-39页 |
·芳甾系列化合物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降解级别划分及油源对比 | 第42-76页 |
·降解级别划分 | 第42-50页 |
·PM法 | 第42-47页 |
·Manco法 | 第47-50页 |
·油源对比 | 第50-76页 |
·哈山西地区油源对比 | 第52-68页 |
·哈山东地区油源对比 | 第68-72页 |
·同位素识别 | 第72-76页 |
第五章 生烃演化研究 | 第76-90页 |
·热演化模拟实验 | 第76-78页 |
·热演化油气产率 | 第78-79页 |
·原始有机碳恢复 | 第79-84页 |
·原油储量预测与评价 | 第84-86页 |
·总生油量估算 | 第84-85页 |
·各时代生油量估算 | 第85-86页 |
·原油充注期次 | 第86-90页 |
·原油充注具有多期性 | 第86-87页 |
·原油充注期次判定 | 第87-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