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 第8页 |
·国内外企业风险预警理论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对象、思路与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风险预警理论 | 第13-16页 |
·概念界定 | 第13页 |
·企业风险预警理论 | 第13-15页 |
·风险预警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第15-16页 |
·风险预警机制理论 | 第16-19页 |
·概念界定 | 第16页 |
·风险预警机制的功能与效用 | 第16-17页 |
·预警机制运行的一般程序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的重大风险分析 | 第19-29页 |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的动因 | 第19-20页 |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现状与趋势 | 第20-22页 |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重大风险特征 | 第22-23页 |
·外部环境复杂,风险难以控制 | 第22页 |
·油气资源属性特殊,政治风险难以掌控 | 第22-23页 |
·投资巨大,回收期长,易发生沉没成本 | 第23页 |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重大风险因素分析 | 第23-29页 |
·政治风险分析 | 第23-24页 |
·经济风险分析 | 第24-25页 |
·法律风险分析 | 第25-27页 |
·文化风险分析 | 第27页 |
·自然风险分析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重大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 第29-34页 |
·构建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预警机制的原则 | 第29-30页 |
·海外经营重大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 第30-31页 |
·重大风险预警组织机制 | 第30页 |
·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 | 第30页 |
·重大风险分析预警机制 | 第30-31页 |
·危机处理应急机制 | 第31页 |
·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 | 第31-34页 |
·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的内在条件 | 第32-33页 |
·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的外在条件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石油企业重大风险预警的应用技术与实证分析 | 第34-58页 |
·重大风险预警指标选取与权重分配 | 第34-37页 |
·重大风险预警指标选取 | 第34-37页 |
·重大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的分配 | 第37页 |
·重大风险预警指标警戒线划分 | 第37-40页 |
·重大风险预警等级确定 | 第37-38页 |
·重大风险预警指标警戒线划分 | 第38-40页 |
·重大风险预警方法与评价 | 第40-43页 |
·重大风险预警评价方法选取 | 第40页 |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0-43页 |
·重大风险预警响应 | 第43页 |
·实证分析 | 第43-58页 |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简介 | 第43-44页 |
·确定评语集 | 第44-45页 |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集 | 第45-50页 |
·一级、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5页 |
·结果分析和建议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8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58-59页 |
·创新 | 第58页 |
·不足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详细摘要 | 第72-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