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吸式红枣收获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水果收获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 第10-13页 |
| ·国外水果收获现状与应用 | 第10页 |
| ·国外主要采摘方法 | 第10-12页 |
| ·国内水果收获现状与应用 | 第12页 |
| ·国内红枣主要采摘方法 | 第12-13页 |
| ·国内几种代表性红枣收获机械 | 第13-17页 |
| ·“4YS-24”红枣收获机 | 第13-14页 |
| ·4ZZ-4 自走式红枣收获机 | 第14-15页 |
| ·YE3600A 型手推式红枣收获机 | 第15-17页 |
| 第2章 红枣收获机整体机械结构设计 | 第17-22页 |
| ·设计思路 | 第17-18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18页 |
| ·整体机械结构 | 第18-20页 |
| ·机架 | 第19页 |
| ·气流管道 | 第19页 |
| ·风机和内燃机 | 第19-20页 |
| ·红枣收获机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整机工作原理 | 第20页 |
| ·核心部件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关键部件的设计 | 第21-22页 |
| ·三通管道的设计 | 第21页 |
| ·分选管道的设计 | 第21-22页 |
| 第3章 红枣收获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22-25页 |
| ·Pro/Engineer 概念和意义 | 第22-23页 |
| ·整机三维模型 | 第23页 |
| ·关键部件三维模型 | 第23-25页 |
| 第4章 红枣收获机气路系统设计 | 第25-35页 |
| ·气动流体力学理论 | 第25-27页 |
| ·气动流体力简介 | 第25-26页 |
| ·气动流体力学基本假设 | 第26页 |
|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第26-27页 |
| ·空气动力学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 第27-29页 |
| ·吸送式气力输送 | 第27-29页 |
| ·压送式气力输送 | 第29页 |
| ·气路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 | 第29-32页 |
| ·红枣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 ·红枣悬浮速度的计算 | 第31-32页 |
| ·红枣沉降速度 | 第32页 |
| ·系统压力的计算 | 第32-33页 |
| ·动压损失 | 第32-33页 |
| ·摩擦压力损失 | 第33页 |
| ·吸口局部压力损失 | 第33页 |
| ·系统所需总压力为 | 第33-35页 |
| 第5章 三通管道的仿真 | 第35-40页 |
| ·仿真的目的与意义 | 第35-36页 |
| ·FLUENT 软件介绍 | 第35-36页 |
| ·三通管道仿真的目的 | 第36页 |
| ·三通管道的仿真优化 | 第36-40页 |
| ·三通管道不同夹角的仿真 | 第36-38页 |
| ·三通管道不同进入量的仿真 | 第38-40页 |
| 第6章 样机收获性能试验 | 第40-46页 |
| ·收获机关键参数单因素试验 | 第40-41页 |
| ·试验目的 | 第40页 |
| ·试验内容 | 第40-41页 |
| ·收获试验样机 | 第41页 |
| ·收获试验因素与指标 | 第41-44页 |
| ·收获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 ·收获生产率 | 第43-44页 |
| ·收获效率 | 第44页 |
| ·收获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4页 |
| ·收获效率 | 第44-46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6页 |
| ·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