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和样本介绍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样本介绍 | 第14-15页 |
| ·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15-16页 |
| 2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现状 | 第16-21页 |
|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 ·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第16页 |
| ·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 第16-17页 |
| ·农村专业技术组织的初步涌现 | 第16-17页 |
| ·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广泛兴起 | 第17页 |
| ·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格局 | 第17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特质和类型 | 第17-21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特质 | 第17-19页 |
| ·以科技推广和服务为手段 | 第18页 |
| ·以科技兴农及农户增收为目的 | 第18页 |
| ·以民主自愿为管理原则 | 第18页 |
| ·以建立现代化制度为组织目标 | 第18-19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类型 | 第19-21页 |
| 3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参与机制 | 第21-26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参与科技推广的政策变迁 | 第21-22页 |
| ·单一政府主导阶段的政策环境 | 第21页 |
| ·多元主体参与阶段的激励政策 | 第21-22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进行科技推广的渠道 | 第22-26页 |
| ·典型农户培育和成果示范 | 第23-24页 |
| ·入户宣传和指导 | 第24页 |
| ·科技培训及经验交流 | 第24-25页 |
| ·媒介宣传 | 第25-26页 |
| 4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分析 | 第26-33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 第26-29页 |
| ·独立推广实用技术 | 第26页 |
| ·协助政府机构推广实用技术 | 第26-27页 |
| ·助推农业院所、高校的技术转化 | 第27页 |
| ·构建农民与企业间的创新联盟 | 第27页 |
| ·提高农村生产的集约化程度 | 第27-28页 |
| ·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 第28-29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作用发挥遇到的问题 | 第29-30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推广效率低 | 第29-30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管理水平低 | 第30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服务意识和集体意识弱 | 第30页 |
| ·影响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作用发挥的深层因素 | 第30-33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外部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内部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 5 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提升科技推广作用的策略分析 | 第33-38页 |
| ·创造激励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外部环境 | 第33-35页 |
| ·明确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定位 | 第33-34页 |
| ·明确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准入和认可机制的法律保障 | 第34页 |
|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降低民间组织的市场风险 | 第34-35页 |
| ·依托现有科技推广体系为民间组织提供技术后盾 | 第35页 |
| ·加强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自身建设 | 第35-38页 |
| ·转变观念,塑造农民主体意识和开放意识 | 第35-36页 |
| ·加强和规范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建设 | 第36-37页 |
| ·加强组织者的能力建设 | 第36页 |
| ·加强制度建设 | 第36页 |
| ·推进党组织建设 | 第36-37页 |
|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增强科技推广能力 | 第37-38页 |
| 6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一:农村民间组织科技推广状况调研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