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课题来源 | 第17-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论文主要贡献 | 第19-20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未来网络关键技术 | 第22-34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网络虚拟化 | 第22-27页 |
| ·网络虚拟化环境 | 第22-24页 |
| ·架构概述 | 第24-25页 |
| ·网络虚拟化设计目标 | 第25-26页 |
| ·网络虚拟化关键研究方向 | 第26-27页 |
| ·网络流量数据分析与预测 | 第27-32页 |
| ·网络流量特性分析 | 第28-30页 |
| ·网络流量预测 | 第30-31页 |
| ·网络流量预测的意义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基于预测的智能化分布式虚拟化资源管理架构 | 第34-54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现有资源管理架构研究现状 | 第34-41页 |
| ·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路线概述 | 第34-35页 |
| ·典型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架构 | 第35-40页 |
| ·未来网络体系结构总结 | 第40-41页 |
| ·IDP-VRMA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架构设计 | 第41-51页 |
| ·架构设计需求 | 第41-42页 |
| ·总体框架 | 第42-43页 |
| ·功能组成 | 第43-46页 |
| ·IDP-VRMA虚拟化资源分配 | 第46-48页 |
| ·优势分析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 第四章 基于多维博弈论的虚拟化资源分配机制研究 | 第54-74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虚拟化资源分配研究现状 | 第54-56页 |
| ·多维博弈论 | 第56-60页 |
| ·多维博弈及其特征 | 第56-57页 |
| ·多维博弈概念及数学描述 | 第57-59页 |
| ·多维Nash均衡 | 第59-60页 |
| ·基于多维博弈论的虚拟化资源分配机制 | 第60-72页 |
| ·问题提出 | 第60-62页 |
| ·系统建模 | 第62-64页 |
| ·多维Nash均衡分析 | 第64-67页 |
| ·性能评估 | 第67-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 | 第74-102页 |
| ·引言 | 第74页 |
| ·网络流量预测研究现状 | 第74-77页 |
| ·研究现状 | 第74-77页 |
| ·回声状态网络 | 第77-82页 |
| ·回声状态网络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 第77-79页 |
| ·回声状态网络的关键参数 | 第79-80页 |
| ·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预测流程 | 第80-81页 |
| ·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存在的问题 | 第81-82页 |
| ·具有环形动态池结构的确定回声状态网络 | 第82-95页 |
| ·ALR建模 | 第83-84页 |
| ·ALR记忆能力 | 第84-86页 |
| ·实验结果和性能评估 | 第86-95页 |
| ·基于ALD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 | 第95-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02-106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2-103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3-106页 |
| 附录A 引理5-1的证明 | 第106-110页 |
| 附录B 缩略语表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0页 |
| 致谢 | 第120-12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