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选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 | 第15-16页 |
2 通货膨胀、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理论 | 第16-24页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理论 | 第16-20页 |
·早期理论渊源 | 第16-19页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通货膨胀门限效应理论 | 第20-21页 |
·概念介绍 | 第20页 |
·通货膨胀的门限效应理论 | 第20-21页 |
·通货膨胀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传导机制 | 第21-24页 |
·通货膨胀影响银行间市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 第21-22页 |
·通货膨胀影响债券市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 第22页 |
·通货膨胀影响外汇市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 第22页 |
·通货膨胀影响股票市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 第22-24页 |
3 我国通货膨胀门限效应的实证模型 | 第24-28页 |
·门限回归模型 | 第24页 |
·门限值γ的估计 | 第24-26页 |
·单一门限值的检验 | 第26页 |
·是否存在门限值的检验 | 第26页 |
·检验门限值估计量 和真实值 0是否相同及置信区间的构造 | 第26页 |
·两个及多个门限值的检验 | 第26-28页 |
4 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28-43页 |
·国家总量经济增长模型的选择 | 第28-29页 |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第29-30页 |
·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 | 第30-34页 |
·变量的选择 | 第31页 |
·金融发展指数模型的构建 | 第31-34页 |
·门限回归结果 | 第34-43页 |
·门限值的存在性检验 | 第34-36页 |
·门限值的置信区间 | 第36-39页 |
·两门限值下的回归结果 | 第39-43页 |
5 我国省际工业与非工业的门限回归及结果 | 第43-59页 |
·工业生产模型的选择 | 第43页 |
·以省内工业经济为单位的门限回归结果 | 第43-52页 |
·门限存在性检验 | 第43-44页 |
·门限值的置信区间 | 第44-48页 |
·两门限值下的回归结果 | 第48-52页 |
·非工业经济总量增长模型的选择以及门限回归分析 | 第52-57页 |
·门限值存在性检验 | 第52页 |
·门限值的置信区间 | 第52-55页 |
·非工业经济一阶门限值下的回归结果 | 第55-57页 |
·分地域的门限回归结果 | 第57-59页 |
6 总结与政策含义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