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非法证据的证明对象 | 第13-16页 |
一、证明对象:取证手段的程序违法性 | 第13-14页 |
二、证明对象的特征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 | 第16-25页 |
一、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 | 第16-19页 |
二、证明责任的主体性思考 | 第19-25页 |
第三章 非法证据的证明标准 | 第25-30页 |
一、证明标准的一般理论 | 第25-27页 |
二、证明标准的主体性考察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我国非法证据的证明程序 | 第30-37页 |
一、证明程序的主体 | 第30-33页 |
二、证明程序的启动时间和方式 | 第33-35页 |
三、证明程序的救济途径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我国非法证据证明程序的相关制度完善 | 第37-41页 |
一、完善律师权利保障制度 | 第37-38页 |
二、设置证据展示制度 | 第38-39页 |
三、确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