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图表目录 | 第13-1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7-18页 |
1 绪论 | 第18-4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第19-39页 |
·加载速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9-33页 |
·加载速率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3-36页 |
·加载速率对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加载速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钢筋混凝土柱在多维加载及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力学性能 | 第39-43页 |
·变轴力加载条件下柱的力学性能 | 第39-40页 |
·向加载及不同加载路径条件下的柱力学性能 | 第40-42页 |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构件力学性能 | 第42-4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2 试件设计及加载装置 | 第44-59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试验过程介绍 | 第45页 |
·试验概况 | 第45-58页 |
·试件设计 | 第45-49页 |
·加载装置介绍 | 第49-54页 |
·测量仪器及内容 | 第54-55页 |
·加载方案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9-93页 |
·引言 | 第59页 |
·试件基本力学性能分析 | 第59-83页 |
·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 第59-66页 |
·屈服承载力与极限承载力关系 | 第66-67页 |
·延性 | 第67页 |
·刚度退化 | 第67-72页 |
·强度退化 | 第72-76页 |
·累计耗能 | 第76-80页 |
·累计损伤 | 第80-83页 |
·考虑动力效应的计算结果分析及破坏机理研究 | 第83-91页 |
·钢筋应变率 | 第83-85页 |
·加载速率对受剪承载力和受弯承载力的影响 | 第85-86页 |
·屈服弯矩和屈服旋转角的计算 | 第86-90页 |
·破坏机理分析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4 加载路径对钢筋混凝土柱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93-107页 |
·引言 | 第93页 |
·试验设计与加载方案 | 第93-9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5-105页 |
·滞回曲线 | 第95-97页 |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第97-98页 |
·延性 | 第98-99页 |
·刚度及强度退化 | 第99-100页 |
·能量累计与等效阻尼比 | 第100-102页 |
·等效阻尼比模型 | 第102-105页 |
·钢筋应变率 | 第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5 有限元方法的实现及柱动力响应规律的研究 | 第107-133页 |
·引言 | 第107页 |
·ABAQUS对钢筋混凝土柱动态加载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107-10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107页 |
·ABAQUS数值模拟结果 | 第107-108页 |
·OpenSees对钢筋混凝土柱动态性能的数值模拟 | 第108-120页 |
·Opensees程序介绍 | 第108-109页 |
·动力单调加载过程的Opensees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09-112页 |
·动力单调加载过程的OpenSees数值模拟结果 | 第112-113页 |
·材料应变率对钢筋混凝土柱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113-120页 |
·多维动态加载条件下有限元方法的实现 | 第120-13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0页 |
·集中塑性铰梁单元 | 第120-121页 |
·零长度单元及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第121-122页 |
·非线性剪切模型 | 第122-124页 |
·材料本构模型 | 第124-129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129-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47-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8-149页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工程项目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作者简介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