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缩写说明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绪论 | 第11-23页 |
| 1 金银花概述 | 第11-15页 |
| ·来源和性状 | 第11页 |
|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1-12页 |
| ·药理作用研究 | 第12-14页 |
| ·红白忍冬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2 植物色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研究 | 第15-17页 |
| ·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 第15页 |
| ·类胡萝卜素脱氢反应关键酶基因 | 第15-16页 |
| ·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 | 第16-17页 |
| 3 DNA 甲基化 | 第17-18页 |
| ·DNA 甲基化和 CpG 岛 | 第17页 |
| ·DNA 甲基化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8-23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40页 |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3-24页 |
| ·材料 | 第23页 |
| ·试剂 | 第23-24页 |
| ·仪器 | 第24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4-40页 |
| ·类胡萝卜素异构酶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 第24-31页 |
| ·序列分析 | 第24-25页 |
| ·目的基因克隆 | 第25-29页 |
| ·CrtH 基因原核表达 | 第29-31页 |
| ·红白忍冬花蕾花色素成分分析 | 第31-34页 |
| ·红白忍冬花蕾色素类型的定性分析 | 第31页 |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 ·HPLC 分析及结构鉴定 | 第32页 |
| ·总花色苷含量分析 | 第32-33页 |
| ·总黄酮含量分析 | 第33页 |
| ·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第33-34页 |
| ·矢车菊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4-36页 |
| ·序列分析 | 第34页 |
| ·引物设计 | 第34-35页 |
| ·Real-time PCR 分析 | 第35-36页 |
| ·忍冬 PNMT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位点分析 | 第36-40页 |
| ·DNA 提取 | 第36页 |
| ·甲基化位点分析和引物设计 | 第36-37页 |
| ·DNA 纯化 | 第37页 |
| ·DNA 的亚硫酸钠处理 | 第37-38页 |
| ·PCR 扩增和甲基化位点分析 | 第38-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61页 |
| 1 类胡萝卜素异构酶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 第40-48页 |
| ·序列分析 | 第40-42页 |
| ·红白忍冬和忍冬类胡萝卜素脱氢反应相关酶基因的克隆 | 第42页 |
| ·红白忍冬和忍冬 CrtH 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 第42-43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 第43页 |
| ·CrtH 诱导表达的条件优化 | 第43-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2 红白忍冬花蕾花色素成分分析 | 第48-56页 |
| ·色素类型定性分析结果 | 第48页 |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 | 第48页 |
| ·HPLC 和 HPLC-MS 分析结果 | 第48-49页 |
| ·不同品种忍冬花色苷含量分析 | 第49-52页 |
| ·不同品种忍冬总黄酮含量分析 | 第52-53页 |
| ·不同品种忍冬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第53页 |
| ·结论 | 第53-56页 |
| 3 矢车菊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6-58页 |
| ·序列分析 | 第56-57页 |
| ·矢车菊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4 甲基化位点分析和引物设计 | 第58-61页 |
| ·CpG 岛分析和 BSP 引物设计 | 第58页 |
| ·BSP 扩增和甲基化位点分析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 1 类胡萝卜素异构酶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 | 第61-62页 |
| 2 花色素成分分析结果 | 第62页 |
| 3 矢车菊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 | 第62页 |
| 4 忍冬 PNMT 基因甲基化位点分析结果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