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的研究水平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未来发展趋势 | 第13页 |
| ·课题研究的技术积累 | 第13-14页 |
| ·汽车单维轮力测量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第13页 |
| ·汽车多维轮力测量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第13-14页 |
| ·研究课题的工程应用价值 | 第14页 |
| ·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 第2章 基于WFT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16-27页 |
| ·基于WFT的汽车道路试验测量数据采集系统 | 第16-18页 |
| ·汽车车轮力传感器(WFT) | 第16-17页 |
| ·测量数据采集系统 | 第17-18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18页 |
| ·采集分析软件的设计原则 | 第18-20页 |
| ·软件系统平台的设计 | 第20-22页 |
| ·硬件设施 | 第20页 |
| ·运行环境 | 第20-21页 |
| ·开发环境 | 第21-22页 |
| ·关于数据存储的设计 | 第22-23页 |
| ·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 第23-26页 |
|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和实现 | 第23-24页 |
| ·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硬件通信系统设计 | 第27-40页 |
| ·串行通信简介 | 第27-28页 |
| ·串行通信协议 | 第28-32页 |
| ·简介 | 第28-29页 |
| ·创建协议 | 第29-31页 |
| ·串口通信容错设计 | 第31-32页 |
| ·多线程技术 | 第32-33页 |
| ·硬件通信程序设计 | 第33-39页 |
| ·通信主程序设计 | 第33-34页 |
| ·串口初始化程序 | 第34-36页 |
| ·子程序设计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软件混合滤波算法设计 | 第40-54页 |
| ·算法建模 | 第40-41页 |
| ·主要算法的分析 | 第41-49页 |
| ·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41-46页 |
| ·粒子滤波算法 | 第46-49页 |
| ·混合滤波算法的提出 | 第49-53页 |
| ·基本思想 | 第49-51页 |
| ·算法在软件开发中的实现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软件调试与试验 | 第54-67页 |
| ·软件调试 | 第54-58页 |
| ·串口通信模块调试 | 第54-55页 |
| ·系统实时性测试 | 第55-56页 |
| ·数据库测试 | 第56-58页 |
| ·软件调试总结 | 第58页 |
| ·模拟试验与真实数据处理 | 第58-66页 |
| ·数据传输模拟试验 | 第58-59页 |
| ·真实数据采集试验 | 第59-60页 |
| ·滤波算法模拟试验 | 第60-63页 |
| ·真实数据滤波算法试验 | 第63-64页 |
| ·滤波前后数据误差计算 | 第64-66页 |
| ·模拟试验与真实数据处理总结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