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公共财政视野下物业税开征的可行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7页
 (一) 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页
 (三) 研究综述第10-14页
 (四) 理论分析工具第14-15页
 (五)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15-17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7-21页
 1. 公共财政第17页
 2. 物业税第17-18页
 3. 开征原则第18-21页
二、开征物业税必要性和意义第21-34页
 1. 开征物业税的必要性第21-28页
  (1)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要求第21-23页
  (2) 是土地集约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第23-25页
  (3) 是弥补公共收入体制的缺陷、完善税制的要求第25-28页
 2. 开征物业税的意义第28-34页
  (1) 有利于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第28-29页
  (2) 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第29-31页
  (3)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第31-32页
  (4) 有利于政府职能财政激励,使其向公共服务方向发展第32-34页
三、我国开征物业税的可行性分析第34-50页
 1. 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相应的公共财政收入来源稳定第34-36页
  (1) 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第34-36页
  (2) 产权制度趋于完善,为物业税计税基础提供法律依据第36页
 2. 税务部门践行新公共管理理念,提高纳税遵从度第36-38页
  (1) 尊重纳税人的涉税心理,引导对税法的遵从第37页
  (2) 加大对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视,促进对税法的遵从第37-38页
 3. 公共财政视野下研究开征物业税的社会基础第38-40页
  (1) 城乡充满对公平的渴求,开征物业税的社会舆论较好第38-39页
  (2) 开征物业税的社会物质基础初步具备第39-40页
 4.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组织公共财政收入的能力不断加强第40-45页
  (1) 税收征管法制建设不断趋于完善第40-42页
  (2)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税收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第42页
  (3) 税收队伍建设的加强,提供了人才保障第42-43页
  (4) 部门协作,社会化征管模式基本形成第43-45页
 5. 国外和香港地区物业税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提供了充分的借鉴第45-48页
  (1) 国外和香港地区房地产税收制度概述第45-46页
  (2) 国外和香港地区开征物业税的经验教训第46-48页
 6. 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初步建立,专业评估队伍不断壮大第48-50页
  (1) 评估相关法律制度初步制定,准则体系更加完善第48-49页
  (2) 房地产评估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第49页
  (3) 评估科学理论、方法、模型的研究不断深入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4-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地税为例
下一篇:盐城地税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概况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