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图案的视觉语言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从语言学角度对传统图案的研究 | 第11页 |
·从语义学角度对传统图案的研究 | 第11-12页 |
·从符号学角度对传统图案的研究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传统图案中的哲学观念 | 第15-24页 |
·“吉祥”观 | 第15-20页 |
·从“吉祥”思想到祥瑞的传统图式 | 第15-19页 |
·“吉祥”思想对传统图案语义的影响 | 第19-20页 |
·“循环轮回”观 | 第20-21页 |
·从“循环轮回”思想到流转的传统图符 | 第20页 |
·“循环轮回”思想对传统图案语义的影响 | 第20-21页 |
·“天人合一”观 | 第21-23页 |
·从“天人合一”思想到谐和的传统视觉 | 第21-22页 |
·“天人合一”思想对传统图案语义的影响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传统图案的语言认知范式 | 第24-28页 |
·象形认知范式 | 第24-25页 |
·象形认知的概念及生理基础 | 第24-25页 |
·象形认知的表现形式 | 第25页 |
·象征认知范式 | 第25-27页 |
·象征认知的概念及心理基础 | 第26页 |
·象征认知的表现形式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传统图案的视觉语言结构 | 第28-38页 |
·传统图案的语汇方式 | 第28-31页 |
·构图——传统图案的空间规律 | 第28-29页 |
·色彩——传统图案的情感表达 | 第29-30页 |
·造型——传统图案的视觉图式 | 第30-31页 |
·传统图案的语构规律 | 第31-32页 |
·对称与均衡 | 第31页 |
·节奏与韵律 | 第31-32页 |
·对比与统一 | 第32页 |
·传统图案的语义表达 | 第32-37页 |
·传统图案的具象语义 | 第33-34页 |
·传统图案的抽象语义 | 第34-35页 |
·传统图案的意象语义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传统图案的语用拓展 | 第38-48页 |
·语境的跨越 | 第38-43页 |
·交融程度的深化 | 第38-40页 |
·心理情感的激发 | 第40-41页 |
·文化互倡的提升 | 第41-43页 |
·语义的演变 | 第43-47页 |
·语义的再整合 | 第43-46页 |
·语义的新开发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