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一、 大豆花荚脱落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一) 大豆花荚脱落的生物学规律 | 第14-15页 |
(二)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 | 第15-17页 |
(三) 大豆花荚脱落相关基因的 QTL 定位 | 第17页 |
二、 植物器官脱落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一) 植物器官脱落的原理 | 第17-18页 |
(二) 模式植物离区相关基因研究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关联分析 | 第20-22页 |
一、 关联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 第20-21页 |
(一) 关联分析之连锁不平衡 | 第20-21页 |
(二) 关联分析之衰减距离 | 第21页 |
(三) 关联分析之群体结构 | 第21页 |
二、 关联分析的策略 | 第21-22页 |
三、 关联分析的优点 | 第22页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一、 群体材料 | 第23页 |
二、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三、 分析软件 | 第23页 |
四、 SSR 引物筛选 | 第23-24页 |
五、 田间种植与精准表型鉴定 | 第24-25页 |
六、 大豆种子 DNA 提取 | 第25-26页 |
七、 SSR 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 第26-30页 |
八、 数据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50页 |
第一节 大豆花荚脱落与大豆其他产量性状的分析 | 第32-34页 |
一、 大豆花荚脱落相关性状的分析 | 第32-33页 |
二、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的分析 | 第33-34页 |
三、 大豆农艺性状的分析 | 第34页 |
第二节 东北春大豆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 第34-36页 |
第三节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第四节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节 关联分析 | 第39-50页 |
一、 大豆花荚脱落率性状关联分析 | 第39-40页 |
二、 大豆花荚脱落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第40-45页 |
三、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第45-46页 |
四、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第46-47页 |
五、 大豆株型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第47-5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0-53页 |
一、 关联分析与群体结构 | 第50页 |
二、 关联分析与连锁不平衡 | 第50-51页 |
三、 关联分析与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 第51页 |
四、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