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贵州黑洞内动物群落结构及红点齿蟾δ13C、δ15N稳定同位素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序言第9-16页
   ·洞穴生态系统及群落结构研究概述第9页
     ·洞穴生态系统环境特征第9页
     ·洞穴动物群落结构研究状况第9页
   ·稳定同位素概述第9-13页
     ·稳定同位素的化学特征第9-11页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国际标准物质第11页
     ·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的表达第11-12页
     ·样品的处理第12页
     ·稳定同位素分析的主要步骤第12-13页
     ·稳定同位素在动物食性分析中的优越性第13页
   ·稳定同位素在生态学、动物食性及营养结构方面的研究状况第13-16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5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5-16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喀斯特洞穴研究中的状况第16页
   ·选题依据第16页
2 研究区域环境概况第16-18页
   ·贵州环境概况第16-17页
   ·贵州黑洞环境概况第17-18页
3 红点齿蟾的外部形态和生态特征第18-19页
   ·红点齿蟾外部形态特征第18页
   ·红点齿蟾的分布及生境第18-19页
4 研究方法第19-22页
   ·技术路线第19页
   ·野外调查方法第19-20页
     ·洞穴环境调查及部分环境因子测定第19页
     ·洞穴光带的划分第19页
     ·洞穴的测量第19-20页
     ·洞穴动物标本及土壤的采集第20页
   ·室内工作第20-21页
     ·非同位素测量样品的处理第20页
     ·同位素测量样品的预处理第20页
     ·样品同位素的测定第20-21页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21-22页
     ·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第21页
     ·相关性分析第21-22页
5 结果与分析第22-35页
   ·种类组成和相对数量第22-24页
   ·群落组成第24页
   ·群落的多样性分析第24-25页
   ·部分环境因子与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第25-26页
   ·各样品的δ~(13)C、δ~(15)N 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第26-30页
   ·红点齿蟾组织和器官的δ~(13)C 值与湿重和体长的相关性分析第30-33页
   ·红点齿蟾组织和器官的δ~(15)N 值与湿重和体长的相关性分析第33-35页
6 小结与讨论第35-38页
   ·小结第35-36页
   ·讨论第36-38页
创新之处第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致谢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漠化生态修复林秋冬季蚯蚓群落结构与蛋白质含量研究--以贵州朝营和顶坛小流域为例
下一篇:龙架山和云台山小腹茧蜂亚科物种多样性比较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