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来源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可见光通信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1页 |
·可见光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扩展介绍 | 第11页 |
·国内外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智能家居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3页 |
·可见光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可行性分析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结构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整体系统设计 | 第16-26页 |
·VLC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目的及需求 | 第16页 |
·可见光无线传感器与射频无线传感器的优缺点比较 | 第16-17页 |
·可见光无线传感器优缺点 | 第16-17页 |
·射频无线通信的优缺点 | 第17页 |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交互方式 | 第17-22页 |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系统结构 | 第19页 |
·室内VLC系统的信道链路结构 | 第19-21页 |
·可见光通信的信道模式及信号衰减分析 | 第21-22页 |
·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的选取方案 | 第22-25页 |
·室内可见光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的要求 | 第22-23页 |
·可见光无线网络的整体结构 | 第23页 |
·硬件选取方案 | 第23-24页 |
·软件选取方案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可见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 | 第26-45页 |
·硬件系统整体方案结构 | 第26页 |
·CC430硬件平台的扩展设计 | 第26-33页 |
·CC430芯片的特征 | 第27-28页 |
·CPLD芯片型号的选择 | 第28-29页 |
·CPLD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在硬件平台AMI603动作传感器模块的扩展 | 第30-32页 |
·串口电路模块设计 | 第32-33页 |
·电源电路模块的设计 | 第33页 |
·LED收发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第33-41页 |
·白光LED的光学特性及选取 | 第33-37页 |
·LED发射模块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恒流源驱动设计 | 第38-40页 |
·LED接收模块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可见光探测器的性能与选择 | 第41-42页 |
·电路板的制作与调试 | 第42-44页 |
·硬件电路模块的布局布线 | 第42-43页 |
·PCB电路板的调试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CC430的Contiki操作系统移植设计 | 第45-57页 |
·Contiki操作系统介绍 | 第45页 |
·Contiki操作系统的特征 | 第45-47页 |
·Contiki操作系统架构分析 | 第47-51页 |
·Contiki内核结构 | 第48-49页 |
·Contiki源代码结构 | 第49-50页 |
·Contiki内核的目录架构 | 第50-51页 |
·Contiki移植方案设计 | 第51-56页 |
·IAR开发环境 | 第51-52页 |
·建立一个IAR工程 | 第52-53页 |
·编写部分移植代码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的调制解调技术 | 第57-74页 |
·可见光通信调制方式以及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可见光信号调制方式 | 第57页 |
·各种调制方式的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可见光通信中PPM调制解调 | 第59-62页 |
·基于CC430硬件的可见光信号传输系统设计 | 第62-66页 |
·编码理论方案 | 第62-63页 |
·硬件系统的PPM调制设计 | 第63-64页 |
·可见光信号收发的软件设计 | 第64-66页 |
·系统测试以及结果分析 | 第66-73页 |
·信号放大电路放大性能的测试 | 第66-67页 |
·加速度数据采集实验 | 第67-68页 |
·操作系统装载程序可靠性测试 | 第68-69页 |
·PPM信号调制的测试 | 第69-70页 |
·室内点对点可见光通信实验探究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附录 CC430最小系统电路图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