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化合物的煤表面活性基团低温氧化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Extended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12-14页 |
图清单 | 第14-18页 |
表清单 | 第18-19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9-20页 |
1 前言 | 第20-39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37页 |
·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2 模型化合物的选择及实验 | 第39-53页 |
·引言 | 第39页 |
·煤自燃模型化合物 | 第39-45页 |
·实验步骤和装置 | 第45-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3 模型化合物氧化产物研究 | 第53-87页 |
·引言 | 第53页 |
·氧化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 第53-64页 |
·氧化产物的红外光谱、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第64-80页 |
·模型化合物反应历程 | 第80-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4 模型化合物氧化动力学及热分析研究 | 第87-97页 |
·引言 | 第87页 |
·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87-91页 |
·模型化合物热分析 | 第91-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5 基于模型化合物的煤的低温氧化抑制研究 | 第97-112页 |
·引言 | 第97页 |
·抗氧化剂的选择 | 第97-98页 |
·抗氧化剂抑制实验 | 第98-109页 |
·氧化抑制机理分析和讨论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112-115页 |
·主要结论 | 第112-1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3页 |
·研究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8页 |
作者简历 | 第128-13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