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1页 |
(二) 反思性教学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4-17页 |
(一) 研究的基本步骤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 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第14-16页 |
1. 实验的目的 | 第14-15页 |
2. 实验假设 | 第15页 |
3. 实验途径 | 第15页 |
4. 实验的实施 | 第15-16页 |
(四) 保障条件 | 第16-17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17-29页 |
(一) 反思性的课堂教学 | 第17-25页 |
1. “问”反思性教学的关键 | 第17-22页 |
2. “猜”反思性教学的主要手段 | 第22-24页 |
3. “动”反思性教学的重要保证 | 第24页 |
4. “新”反思性教学的最终目标 | 第24-25页 |
5. “评价”反思性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第25页 |
(二) 解题反思 | 第25-26页 |
1. 反思解题过程 | 第26页 |
2. 反思解题方法 | 第26页 |
3. 反思题设条件 | 第26页 |
4. 反思命题结论 | 第26页 |
5. 反思条件与结论 | 第26页 |
(三) 数学周记 | 第26-29页 |
1. 数学周记写作指南 | 第26-27页 |
2. 对数学周记的反思 | 第27-29页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五、研究的结论 | 第31-32页 |
六、本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