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西方传统和谐思想的历史与渊源 | 第9-17页 |
(一) 古希腊时期和谐思想 | 第9-11页 |
(二) 空想社会主义和谐思想 | 第11-14页 |
(三) 近现代和谐思想 | 第14-17页 |
二、西方和谐思想的研究与分析 | 第17-24页 |
(一) 西方传统文化中社会和谐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17-21页 |
1、古希腊和近现代和谐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17-19页 |
2、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19-21页 |
(二) 西方传统文化中社会和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第21-24页 |
1、西方和谐思想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其指导思想 | 第21页 |
2、西方和谐思想中还未构建实现其未来理想与和谐社会的有效路径 | 第21-22页 |
3、西方和谐思想中并未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理想与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 | 第22-24页 |
三、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借鉴 | 第24-31页 |
(一) 西方和谐思想提供了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 | 第24-25页 |
(二) 关注平等、发展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 第25-26页 |
(三) 维护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 第26-28页 |
(四) 实现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 第28-31页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