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 | 第10-12页 |
一、 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 | 第10-11页 |
二、 文化身份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对女性视角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对人性主题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对创作艺术风格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四、 比较研究 | 第15页 |
五、 对于身份问题的研究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文化碰撞中的写作意识和心态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他者”文化语境下的写作意识 | 第17-21页 |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下的创作心态 | 第21-26页 |
第二章 异质文化语境下的“边缘”书写 | 第26-40页 |
第一节 底层移民现实重压下的生存困境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失语”与“失根”下的痛苦迷失 | 第28-33页 |
一、 悲欢离合的爱恋情欲 | 第28-29页 |
二、 扭曲变形的另类亲情 | 第29-31页 |
三、 疏离隔膜的冷漠人情 | 第31-32页 |
四、 分裂畸变的复杂人性 | 第32-33页 |
第三节 生存空间中的孤独、归属焦虑 | 第33-40页 |
一、 都市繁华背后的冷漠 | 第33-35页 |
二、 开放公共空间的隐喻 | 第35-36页 |
三、 学校、公寓、餐馆等生活工作空间的展示 | 第36-37页 |
四、 双重边缘化的文化符码——唐人街 | 第37-40页 |
第三章 跨文化视域下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 | 第40-52页 |
第一节 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 | 第42-47页 |
第三节 传统文化观念的延续与守望 | 第47-52页 |
第四章 重构身份的艺术策略 | 第52-67页 |
第一节 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 | 第52-55页 |
第二节 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 | 第55-62页 |
第三节 平等、和谐文化观的生成与身份认同 | 第62-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严歌苓创作年表 | 第72-151页 |
后记 | 第151-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