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政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7页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的研究第12-13页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的第13-14页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式研究第14-16页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研究第16-17页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第17-20页
     ·研究思路与重要观点第17页
     ·论文框架第17-20页
   ·研究方法、关键问题和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理论基础第21-38页
   ·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和特征第21-28页
     ·农村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第21-23页
     ·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特征第23-26页
     ·农村基础设施产品属性转化第26-27页
     ·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第27-28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概念阐释第28-32页
     ·投资的概念第28-29页
     ·融资的概念第29-31页
     ·投融资概念第31-32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理论基础第32-38页
     ·直接投资理论第32-35页
     ·政府融资理论第35-36页
     ·企业融资理论第36-37页
     ·有效市场理论第37-38页
第三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分析第38-55页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概况第38-39页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概况第39-47页
     ·投资主体基本情况第39-42页
     ·融资渠道利用情况第42-45页
     ·投融资方式应用情况第45-47页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55页
     ·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第48-51页
     ·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第51-55页
第四章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经验及启示第55-61页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融资渠道第55-57页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专业开发银行第55-56页
     ·拓展农村基础设施证券融资市场第56页
     ·合理利用外来资本投融资能力第56-57页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融资方式第57-58页
     ·项目投融资第57页
     ·农协投融资第57页
     ·小型农村金融组织投融资第57-58页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政策第58-59页
     ·信贷担保第58页
     ·补助政策第58-59页
     ·财税制度第59页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59-61页
第五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基本原则与思路第61-75页
   ·基本原则第61-63页
     ·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第61页
     ·外部支持和内力激发相结合第61-62页
     ·属性区分和统筹管理相结合第62页
     ·制度创新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第62页
     ·多元融资和重点投资相结合第62-63页
   ·整体思路第63-75页
     ·投资主体多元化第64-66页
     ·融资渠道多元化第66-69页
     ·投融资方式多元化第69-73页
     ·投融资环境的营造第73页
     ·投融资结构的优化第73-75页
第六章 扩大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政策建议第75-84页
   ·完善金融体系,拓展投融资平台第75-76页
     ·拓展民间资本投融资平台第75-76页
     ·拓展外商投融资平台第76页
   ·加快体制改革,健全投融资体制第76-78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制度研究第76-77页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市场准入机制第77-78页
   ·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民间投融资行为第78-79页
     ·健全民间投融资法律法规第78页
     ·规范民间投融资业务行为第78-79页
     ·拓宽民间新型融资渠道第79页
   ·规范制度体系,强化投融资项目管理第79-82页
     ·实施项目可行性论证第79页
     ·完善项目管理机构设置第79-80页
     ·创新项目资金管理体系第80页
     ·建立项目风险管控机制第80-82页
   ·规范市场行为,有效控制投融资风险第82-84页
     ·妥善处理遗留问题第82页
     ·科学构建管理体系第82页
     ·有效控制市场风险第82-84页
结论及展望第84-86页
 结论第84-85页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下一篇:农业自然灾害对湖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