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盾文学奖透视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价值取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9-11页 |
2 以茅盾文学奖为代表的国家文学评价体系 | 第11-29页 |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 | 第11-20页 |
·设奖“遗嘱”的“意图”管窥 | 第11-14页 |
·评选标准:原则化与意识形态化倾向 | 第14-20页 |
·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内情” | 第20-29页 |
·评奖程序是如何形成的 | 第20-22页 |
·评选过程的“公正性” | 第22-24页 |
·评选过程的“权力性” | 第24-25页 |
·评选过程的“偶然性” | 第25-29页 |
3 茅盾文学奖的现实主义倾向 | 第29-37页 |
·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的历史呈现及其本质涵义 | 第29-32页 |
·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 第30页 |
·现实主义创作的丰富实践 | 第30-31页 |
·现实主义的创作互动 | 第31-32页 |
·现实主义危机四伏 | 第32-37页 |
·艺术危机 | 第32-33页 |
·思想标准单一 | 第33-34页 |
·现实主义本身的危机 | 第34-37页 |
4 茅盾文学奖的经典观 | 第37-41页 |
·经典观的内涵与特征 | 第37-38页 |
·经典观的局限及其改进 | 第38-41页 |
5 结语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