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材料的环境振动能量采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2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前言 | 第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压电发电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压电原理 | 第17-20页 |
·压电材料 | 第17页 |
·压电陶瓷 | 第17-18页 |
·压电方程 | 第18-20页 |
·压电换能器的工作模式与结构 | 第20-21页 |
·压电工作模式 | 第20-21页 |
·压电换能器的结构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压电双晶梁机电耦合特性分析 | 第22-45页 |
·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压电双晶梁动态性能建模 | 第23-29页 |
·压电双晶梁构成 | 第24页 |
·压电梁平均应力分析 | 第24-25页 |
·压电梁整体受力分析 | 第25-26页 |
·压电梁应力和输出电压间关系 | 第26页 |
·压电梁动态性能等效模型建立 | 第26-27页 |
·等效模型求解 | 第27-29页 |
·谐振角频率求解 | 第27-28页 |
·输出功率计算 | 第28页 |
·最大应力值计算 | 第28-29页 |
·数值计算与仿真分析 | 第29-33页 |
·材料参数 | 第29页 |
·压电梁理论计算与仿真 | 第29-33页 |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33-39页 |
·压电双晶悬臂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34-38页 |
·理论分析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 | 第38-39页 |
·压电双晶梁尺寸的优化与选择 | 第39-41页 |
·根据给定振动源和空间限制设计压电双晶梁 | 第39页 |
·参数优化求解 | 第39-40页 |
·优化尺寸参数 ANSYS 仿真验证 | 第40-41页 |
·压电双晶梁在低频振动激励下性能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压电能量采集存储电路 | 第45-60页 |
·采集电路构成 | 第45-46页 |
·全桥整流电路分析 | 第46-48页 |
·改进型同步电荷提取整流电路 | 第48-54页 |
·改进型的原理 | 第48-51页 |
·两种整流电路仿真与对比 | 第51-54页 |
·经典整流电路仿真 | 第51-52页 |
·改进型整流电路仿真 | 第52-54页 |
·DC-DC 转换器电路 | 第54-57页 |
·DC-DC 转换器电路仿真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压电能量采集实验研究 | 第60-68页 |
·压电双晶梁的制备及实验平台搭建 | 第60-65页 |
·压电双晶梁的制作 | 第60-62页 |
·实验平台搭建 | 第62-63页 |
·实验架构 | 第62-63页 |
·压电梁谐振频率测定 | 第63页 |
·采集电路实验 | 第63-65页 |
·手摇式发电装置设计 | 第65-68页 |
·振动源确定 | 第65页 |
·压电梁尺寸设计流程 | 第65-67页 |
·发电装置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文章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