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的编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 ·社会背景 | 第7-8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与结构 | 第8-9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方法 | 第9-11页 |
| ·非实物操作评估法 | 第9-10页 |
| ·实物操作评估法 | 第10-11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相关心理成分 | 第12-13页 |
|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 ·扩充老年人研究领域 | 第14页 |
| ·实物测评生态效度更高 | 第14页 |
| ·符合中国文化背景 | 第14页 |
| ·为后续干预研究打好基础 | 第14-15页 |
|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15-19页 |
| ·理论建构 | 第15页 |
| ·调研 | 第15页 |
| ·理论建构 | 第15页 |
| ·测验初稿 | 第15-17页 |
| ·测验内容 | 第15-16页 |
| ·项目编写 | 第16-17页 |
| ·项目编写原则 | 第16页 |
| ·项目的编写要点 | 第16-17页 |
| ·实物模型制作 | 第17页 |
| ·项目的试测和修改 | 第17页 |
| ·量表的项目组成及计分方式 | 第17-18页 |
| ·正式施测 | 第18-19页 |
| ·培训主试和助手 | 第18页 |
| ·被试 | 第18页 |
| ·施测过程 | 第18-1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8页 |
| ·问卷的整理 | 第19页 |
| ·项目分析 | 第19页 |
| ·信度分析 | 第19-20页 |
| ·效度分析 | 第20-25页 |
| ·量表的同质性 | 第20-21页 |
| ·效标效度 | 第21页 |
| ·拟合指数 | 第21-25页 |
| ·差异分析 | 第25-28页 |
| ·全完成与未完成被试的人口学差异检验 | 第25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性别差异 | 第25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文化程度差异 | 第25-26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与年龄的相关 | 第26-27页 |
| ·有使用经验与没有使用经验的老年人操作能力差异 | 第27-28页 |
| 4 讨论 | 第28-31页 |
| ·量表的编制过程 | 第28页 |
| ·量表的信度 | 第28页 |
| ·量表的效度 | 第28-29页 |
| ·内容效度 | 第28页 |
| ·结构效度 | 第28-29页 |
| ·效标关联效度 | 第29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差异 | 第29-31页 |
| ·全完成与未完成被试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29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性别差异 | 第29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文化程度差异 | 第29-30页 |
| ·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与年龄的相关 | 第30页 |
| ·有使用经验与没有使用经验的老年人操作能力差异 | 第30-31页 |
| 5 研究展望 | 第31-32页 |
| 6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附录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