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实施效应评价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关于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第12页 |
·关于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研究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节能减排政策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及运行规律 | 第17-20页 |
·公共政策的内涵 | 第17-18页 |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 第19-20页 |
·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及政策手段 | 第20-22页 |
·节能减排政策概述 | 第20页 |
·节能减排政策的公共政策属性 | 第20-21页 |
·节能减排政策的政策目标 | 第21-22页 |
3 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22-38页 |
·节能减排政策传导的一般性框架 | 第22-25页 |
·节能减排传导的一般性框架要素 | 第22-23页 |
·节能减排一般传导过程 | 第23-25页 |
·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机理分析 | 第25-38页 |
·一般性政策工具的传导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2页 |
·特殊性政策工具的传导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节能减排政策工具耦合传导机理分析 | 第34-38页 |
4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现状及实施情况 | 第38-45页 |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现状 | 第38-40页 |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况 | 第38-39页 |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概述 | 第39-40页 |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情况 | 第40-45页 |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工具概述 | 第40-43页 |
·节能减排各种政策工具的耦合传导 | 第43-45页 |
5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效应评价 | 第45-62页 |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的意义 | 第45页 |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5-46页 |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6-52页 |
·评价方法 | 第46-48页 |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效应评价模型 | 第48-50页 |
·决策单元的选取 | 第50页 |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2页 |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效应计算 | 第52-62页 |
·数据选取 | 第52页 |
·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2-62页 |
6 提高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效应的建议 | 第62-68页 |
·完善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法规体制 | 第62-64页 |
·妥善处理节能减排与合理发用电的关系 | 第62-63页 |
·加大电力监管力度 | 第63页 |
·完善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的配套保障措施 | 第63-64页 |
·加快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64页 |
·优化电力行业清洁发展的产业环境 | 第64-66页 |
·加快电力结构优化 | 第64-65页 |
·加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 第65页 |
·加强电力行业技术进步 | 第65-66页 |
·完善财政、价格等政策工具 | 第66页 |
·加强电力企业的监督与指导 | 第66-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1 2009年电力行业各省份执行指标数据 | 第73-75页 |
附录2 2010年电力行业各省份执行指标数据 | 第75-77页 |
附录3 2011年电力行业各省份执行指标数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