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发光和发光材料 | 第14-19页 |
·发光过程的产生 | 第15-16页 |
·固体和晶体发光材料 | 第16页 |
·晶体发光的过程 | 第16-17页 |
·固体荧光材料的应用简介 | 第17-19页 |
·光致发光简介 | 第19-21页 |
·位形坐标模型介绍 | 第19-20页 |
·位形坐标模型解释下的激发、晶格弛豫和发光 | 第20-21页 |
·能量的传递机制 | 第21-22页 |
·发光的衰减和寿命 | 第22页 |
·发光的猝灭 | 第22-25页 |
·多声子弛豫 | 第22-23页 |
·交叉弛豫 | 第23页 |
·浓度猝灭 | 第23-24页 |
·温度猝灭 | 第24-25页 |
·级联过程和俄歇效应 | 第25页 |
·稀土离子发光 | 第25-28页 |
·过渡金属离子发光 | 第28-30页 |
·光谱颜色和色度坐标系统简介 | 第30-33页 |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 | 第36-42页 |
·固体发光粉末的合成与制备方法 | 第36-38页 |
·高温固相法 | 第36-37页 |
·共沉淀法 | 第37页 |
·水热法 | 第37-38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38页 |
·其他材料合成方法 | 第38页 |
·实验器材介绍 | 第38-42页 |
·实验室用电炉简介 | 第39页 |
·测试器材介绍 | 第39-42页 |
第3章 可用于白光LED照明的光谱转换荧光粉 | 第42-82页 |
·引言:白光LED和LED荧光粉简介 | 第42-50页 |
·新型人造光源组合:LED+光谱转换荧光粉 | 第42-45页 |
·白光荧光粉使用近紫外LED激发的优势 | 第45-46页 |
·一些用于LED照明的光谱转换荧光粉介绍 | 第46-50页 |
·本章介绍的工作及期望结果 | 第50页 |
·(Li,Ba,Sr)_2SiO_4:Ce~(3+),Eu~(2+),Mn~(2+)白光荧光粉的制备和表征 | 第50-61页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50-51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1-52页 |
·样品结构分析 | 第52-53页 |
·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能量传递过程分析 | 第54-56页 |
·样品发光的色坐标计算 | 第56-58页 |
·BSLS:Ce~(3+),Eu~(2+),Mn~(2+)变温光谱性质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NaSrPO_4:Eu~(2+),Tb~(3+),Mn~(2+)单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研究 | 第61-70页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61-62页 |
·NaSrPO_4:Eu~(2+),Tb~(3+),Mn~(2+)样品的高温固相制备 | 第62-63页 |
·样品合成的结构表征分析 | 第63页 |
·光谱分析 | 第63-65页 |
·能量传递分析 | 第65-67页 |
·色度坐标计算 | 第67-68页 |
·样品发射光谱随温度变化的性质 | 第68-70页 |
·KCaPO_4:Eu~(2+),Tb~(3+),Mn~(2+)单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光谱和荧光热稳定性 | 第70-77页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70-71页 |
·KCaPO_4:Eu~(2+),Tb~(3+),Mn~(2+)样品的高温固相制备和结构表征 | 第71-72页 |
·荧光光谱分析和能量传递过程分析 | 第72-73页 |
·离子掺杂浓度对光谱的影响 | 第73-75页 |
·样品发光在室温下的色度坐标计算 | 第75-76页 |
·样品发射光谱随温度变化的性质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第4章 荧光粉的温度猝灭特性研究及其应用 | 第82-107页 |
·引言:荧光材料用于测温 | 第82-87页 |
·荧光探针的应用前景 | 第83-85页 |
·荧光探针材料研究介绍 | 第85-86页 |
·对温度荧光探针材料测温性能优劣的评价 | 第86-87页 |
·本章的内容介绍 | 第87页 |
·Y_2MoO_6:Eu~(3+)热猝灭 | 第87-96页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87-88页 |
·固相法合成样品 | 第88页 |
·Y_2MoO_6:20% Eu~(3+)样品的发射光谱及能量传递分析 | 第88-90页 |
·样品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性质及猝灭过程分析 | 第90-95页 |
·Y_2MoO_6:20% Eu~(3+)作为温度荧光探测材料的灵敏度计算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页 |
·Eu2+发光随温度变化 | 第96-106页 |
·样品的合成 | 第97页 |
·NaSrPO_4:Eu~(2+)荧光随温度的衰减 | 第97-100页 |
·M_2SiO_4:Ce~(3+),Eu~(2+)(M=Sr,Ba)样品合成结果分析 | 第100-101页 |
·Ba_2SiO_4:Ce~(3+),Eu~(2+)和BaSrSiO_4:Ce~(3+),Eu~(2+)激发和发射光光谱 | 第101-103页 |
·LBS和LBSS的温度依赖荧光性质及测温的相对灵敏度 | 第103-106页 |
·小结 | 第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结论 | 第110-112页 |
附录1 Tanabe-Sugano图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