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的作用研究--以马家湾村养猪技术扩散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7页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2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24页
   ·技术扩散研究的学科领域和理论体系第15-19页
   ·农业技术扩散相关研究概述第19-20页
   ·社会网络中的农业技术扩散研究概述第20-24页
 3 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第24-31页
   ·质的研究第一步:目的性抽样第25-26页
   ·质的研究第二步:进场第26-27页
   ·质的研究第三步:资料收集第27-29页
   ·质的研究第四步:资料分析第29-30页
   ·质的研究第五步:推论及反思第30-31页
 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31-33页
 5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3-35页
   ·研究视角方面第33-34页
   ·研究内容方面第34页
   ·研究方法方面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第二章 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作用理论分析第37-53页
 1 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的分析维度第37-43页
   ·社会网络的内涵第37-38页
   ·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的类型第38-42页
   ·研究视角第42-43页
 2 社会网络对农业技术扩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43-47页
   ·来自社会网络的“可靠性”信息在农民技术采纳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43-44页
   ·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技术交流在农业技术应用上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第44-45页
   ·社会网络中的民间信贷对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资金供给起着基础性作用第45-47页
 3 社会网络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作用表现第47-50页
   ·帮助技术采纳者获取所需的多种资源第48页
   ·提高技术扩散的速度第48-49页
   ·扩大技术采用者范围和总量第49页
   ·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技术需求第49-50页
   ·可以降低农户的合作成本与组织成本第50页
 4 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的阻碍作用第50-51页
 5 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的作用研究的分析框架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第三章 马家湾村及养猪技术概况第53-66页
 1 马家湾村概况第53-56页
 2 马家湾村养猪技术变迁第56-60页
   ·品种改良第56-57页
   ·沼气推广第57-58页
   ·生物垫料零排放养猪技术的推广第58-60页
 3 马家湾村农业技术扩散体系第60-65页
   ·自上而下:传统基层组织推广体系第60-62页
   ·自下而上:新型社会网络扩散体系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第四章 信息:农业技术扩散的触发器第66-81页
 1 信息是农业技术扩散的关键性要素第66-69页
 2 农业技术扩散所需信息人际传播的优势第69-72页
   ·人际传播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可靠、更完整的信息第70-71页
   ·人际传播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合算、更及时的信息第71-72页
 3 信息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作用模式第72-78页
   ·作用于信息要素的社会网络类型第72-73页
   ·信息引进与农业技术扩散:生成性弱关系与先赋性强关系互动作用模式第73-76页
   ·人际传播式信息推介与农业技术扩散:生成性弱关系作用模式第76-77页
   ·价格信息与农业技术扩散:生成性强关系作用模式第77-78页
 4 信息的社会网络传播阻碍农业技术扩散的作用模式第78-80页
   ·评价信息与农业技术扩散:生成性强关系作用模式第78-80页
   ·市场信息与农业技术扩散:生成性强关系作用模式第80页
 参考文献第80-81页
第五章 技术:农业技术扩散的驱动力第81-94页
 1 技术的进化是推动农业技术扩散的根本动力第81-82页
 2 农业技术扩散所需技术的社会网络传播的优势第82-87页
   ·社会网络可以为农民提供系统化、动态的技术支持第84-85页
   ·社会网络可以为农民提供合适宜、多层次技术支持第85-86页
   ·社会网络为农业技术扩散提供“看中学”“干中学”的途径第86-87页
 3 技术促成农业技术扩散的作用模式第87-93页
   ·作用于技术要素的社会网络类型第87页
   ·技术交流学习:强关系作用模式第87-91页
   ·瞟学、看中学、干中学:生成性弱关系作用模式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4页
第六章 资金:农业技术扩散的增强剂第94-107页
 1 资金是农业技术扩散的保障性要素第94-96页
 2 农业技术扩散所需资金社会网络获取的优势第96-100页
   ·社会网络可以为农民提供快捷、低成本、灵活的民间借贷资金第97-98页
   ·社会网络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额资金筹措的渠道第98-100页
 3 资金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作用模式第100-106页
   ·作用于资金要素的社会网络类型第100页
   ·小额资金与农业技术扩散:生成性强关系作用模式第100-104页
   ·大额资金与农业技术扩散:生成性弱关系作用模式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7页
第七章 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的作用机制第107-120页
 1 社会网络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实现内驱力与外助力的有机结合第107-110页
   ·基于强关系的长效动力机制第108-109页
   ·基于弱关系的动力机制第109页
   ·几种典型的动力机制的网络载体:以马家湾村为案例第109-110页
 2 社会网络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技术产业链的构建第110-112页
 3 社会网络适应农业技术扩散的发展机制:网络性质与地位的重构第112-119页
   ·弱关系向强关系的演变第112-115页
   ·农业技术扩散中先赋性与生成性关系的地位重构第115-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0页
第八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第120-127页
 1 研究结论第120-125页
   ·社会网络通过促进信息流动、技术转化与升级、资金调配,间接促进了农业技术扩散第120-121页
   ·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技术、资金有着各自的功能及配置模式第121-124页
   ·社会网络促进农业技术扩散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第124-125页
   ·社会网络有可能成为负面信息的载体第125页
 2 研究展望第125-126页
 3 结束语第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7页
附录一:马家湾采风照片第127-136页
附录二:马家湾村部分访谈记录补充第136-139页
附录三:马家湾所在的乡镇农业相关机构设置大事件第139-140页
附录四:马家湾村所在乡镇农业推广大事件第140-145页
附录五:部分案例资料补充第145-148页
附录六:在农业技术扩散中起着“最关键作用的一个人”下列情况调查表第148-151页
附录七:村委会实物资料第151-156页
致谢第156-158页
作者简历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粮食安全视角下粮食主产区粮农增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