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OFDM 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9-10页 |
·功放线性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 OFDM 系统基础 | 第13-24页 |
·OFDM 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3-16页 |
·OFDM 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6-19页 |
·OFDM 系统的 FFT 实现 | 第16-17页 |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 第17-18页 |
·加窗技术 | 第18-19页 |
·OFDM 系统的优缺点 | 第19-21页 |
·OFDM 系统优点 | 第19-20页 |
·OFDM 系统缺点 | 第20-21页 |
·OFDM 信号峰均比 | 第21-22页 |
·峰均比定义 | 第21-22页 |
·峰均比降低方法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功率放大器及其非线性特性 | 第24-40页 |
·HPA 非线性特性 | 第24-25页 |
·HPA 非线性的时域和频域分析 | 第25-28页 |
·谐波失真 | 第25-26页 |
·互调失真 | 第26-27页 |
·交调失真 | 第27-28页 |
·HPA 非线性特性技术指标 | 第28-29页 |
·分贝压缩点 | 第28页 |
·三阶截断点 | 第28-29页 |
·输入及输出功率回退 | 第29页 |
·HPA 数学模型 | 第29-34页 |
·无记忆功率放大器 | 第29-31页 |
·有记忆功率放大器 | 第31-34页 |
·HPA 非线性对于 OFDM 信号传输的影响 | 第34-39页 |
·PA 的 AM/AM 特性和 AM/PM 特性对信号的影响 | 第35-37页 |
·对信号星座图的影响 | 第37页 |
·对信号功率谱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对信号误比特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宽带功率放大器自适应预失真技术 | 第40-52页 |
·线性化技术简介 | 第40-41页 |
·预失真原理 | 第41-42页 |
·预失真估计结构 | 第42-45页 |
·直接学习结构 | 第42-44页 |
·间接学习结构 | 第44-45页 |
·常用自适应算法 | 第45-51页 |
·最小均方算法 | 第45-47页 |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 第47-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自适应数字预失真实现方法 | 第52-73页 |
·查询表法 | 第52-58页 |
·查询表形式 | 第52-53页 |
·查询表的指针方式 | 第53页 |
·查询表地址索引方式 | 第53-54页 |
·无记忆查询表法 | 第54-56页 |
·有记忆查询表法 | 第56-58页 |
·多项式法 | 第58-66页 |
·常用多项式的形式 | 第59-60页 |
·无记忆多项式法 | 第60-63页 |
·有记忆多项式法 | 第63-66页 |
·预失真方案的设计 | 第66-72页 |
·OFDM 预失真系统框图 | 第66-67页 |
·常规查询表预失真系统 | 第67-68页 |
·改进的 LUT 预失真结构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