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修辞话语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萧红研究 | 第9页 |
·萧红作品研究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萧红小说修辞话语的双重建构 | 第12-19页 |
·修辞话语认知的双重性:陌生化与熟知化 | 第12-15页 |
·变熟知为陌生 | 第12-14页 |
·变陌生为熟知 | 第14-15页 |
·修辞话语运作的双重性:表层修辞与深层修辞 | 第15-19页 |
第3章 萧红小说修辞话语的多重理解 | 第19-30页 |
·直接修辞话语理解 | 第19-24页 |
·人物的社会角色 | 第19-21页 |
·人物的个性心理 | 第21-22页 |
·人物的言语动机 | 第22-24页 |
·间接修辞话语理解 | 第24-27页 |
·修辞者的言语意义 | 第24-25页 |
·修辞者的社会心理 | 第25-27页 |
·承接修辞话语理解 | 第27-30页 |
·女童话语视角 | 第27-28页 |
·域外文化视角 | 第28-30页 |
第4章 萧红小说修辞手段 | 第30-44页 |
·用词特点 | 第30-36页 |
·形容词的选用 | 第30-34页 |
·动词的选用 | 第34-35页 |
·庄词谐用 | 第35-36页 |
·用句特点 | 第36-38页 |
·短句、散句自成段落 | 第36-37页 |
·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 | 第37页 |
·常式句与变式句的转换 | 第37-38页 |
·辞格特点 | 第38-41页 |
·比喻 | 第38-40页 |
·通感 | 第40-41页 |
·修辞效果 | 第41-44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4-45页 |
·论文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44页 |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