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及可视化度量模型的研究与实现--树图可视化技术的度量模型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0-15页 |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3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2 可视化技术及其评价研究 | 第15-28页 |
| ·可视化技术 | 第15-24页 |
| ·可视化技术综述 | 第15-16页 |
| ·可视化技术的分类及比较 | 第16-18页 |
| ·树图可视化技术 | 第18-24页 |
| ·可视化技术的评价 | 第24-28页 |
| ·可视化技术的评价及度量模型研究 | 第24-25页 |
| ·多指标评价方法 | 第25-28页 |
| 3 树图可视化度量模型 | 第28-39页 |
| ·树图可视化度量模型的研究背景及目标 | 第28页 |
| ·树图可视化度量模型的指标提取 | 第28-29页 |
| ·层次度量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 ·各度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0-33页 |
| ·数据对象规模指标类 | 第30-31页 |
| ·用户认知复杂度指标类 | 第31-33页 |
| ·视觉效果及表现指标类 | 第33页 |
| ·度量指标的权重计算 | 第33-37页 |
| ·二级指标集的层次单排序 | 第34-35页 |
| ·三级指标集的层次单排序 | 第35-36页 |
| ·三级指标集的层次总排序 | 第36-37页 |
| ·建立树图可视化度量模型 | 第37-39页 |
| 4 树图可视化评价系统 | 第39-57页 |
| ·系统的概述及系统目标 | 第39-40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0-42页 |
| ·数据预处理模块 | 第40页 |
| ·树图可视化及交互模块 | 第40-42页 |
| ·树图可视化的度量测评模块 | 第42页 |
| ·树图布局算法实现 | 第42-49页 |
| ·Slice-and-dice 布局算法实现 | 第43-44页 |
| ·Squarified布局算法实现 | 第44-46页 |
| ·Strip布局算法实现 | 第46-48页 |
| ·Spiral布局算法实现 | 第48-49页 |
| ·主要度量指标的实现 | 第49-56页 |
| ·数据维度指标的实现 | 第49-50页 |
| ·数据密度指标的实现 | 第50页 |
| ·矩形正方度指标的实现 | 第50-51页 |
| ·可读性指标的实现 | 第51-52页 |
| ·连续性指标的实现 | 第52-55页 |
| ·稳定性指标的实现 | 第55-56页 |
| ·评分体系的实现 | 第56-57页 |
| 5 树图可视化度量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7-69页 |
| ·单层数据集的树图可视化及横向对比 | 第57-60页 |
| ·多层数据集的树图可视化及横向对比 | 第60-62页 |
| ·实际数据集的树图可视化及横向对比 | 第62-64页 |
| ·主要度量指标的纵向对比 | 第64-69页 |
| ·数据对象规模指标类的对比 | 第65-67页 |
| ·用户认知度指标类的对比 | 第67-69页 |
| 6 结论 | 第69-70页 |
| ·研究总结 | 第69页 |
|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作者简历 | 第73-7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