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古村落更新模式研究--以惠东县皇思扬古村落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 第11-14页 |
·古村落更新的界定 | 第11页 |
·古村落更新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 第11-14页 |
·基于新农村建设下的古村落更新研究展望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的政策依据与理论方法 | 第16-22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依据 | 第16-17页 |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 第16页 |
·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 | 第16-17页 |
·区域发展理论 | 第17-20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区域增长理论 | 第18-20页 |
·研究与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 | 第20-21页 |
·古村落更新模式选择聚类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2-26页 |
·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 第22页 |
·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机遇 | 第22-24页 |
·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24页 |
·广东省古村落更新的实践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皇思扬古村落概况 | 第26页 |
·皇思扬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进展 | 第26-27页 |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皇思扬古村落空心化趋势明显 | 第27-28页 |
·皇思扬古村落建筑风貌整体性遭到损坏 | 第28页 |
·皇思扬古村落环境压力初显 | 第28-29页 |
·皇思扬古村落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第29-30页 |
第五章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居民意愿分析 | 第30-35页 |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皇思扬古村落更新约束指标 | 第30-31页 |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居民对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意愿分析 | 第31-35页 |
·居民对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意愿调查 | 第31-33页 |
·居民对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意愿类型分析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模式选择 | 第35-40页 |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模式选择的原则 | 第35-36页 |
·有机更新原则 | 第35页 |
·动态更新原则 | 第35页 |
·整体协调原则 | 第35页 |
·综合平衡原则 | 第35页 |
·弹性原则 | 第35-36页 |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动力分析 | 第36-37页 |
·更新动力分析 | 第36-37页 |
·更新动力模型 | 第37页 |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模式选择 | 第37-40页 |
·我国古村落保护模式分析 | 第38页 |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模式选择 | 第38-40页 |
第七章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模式分析与更新建议 | 第40-46页 |
·皇思扬古村落更新模式的选择后适应性分析的基础 | 第40-41页 |
·皇思扬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 | 第40-41页 |
·皇思扬古村落的旅游发展初具规模 | 第41页 |
·皇思扬古村落文化休闲旅游栖居模式更新分析 | 第41-43页 |
·皇思扬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 第41页 |
·皇思扬古村落的旅游产品类型分析 | 第41-42页 |
·古村落更新各种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42-43页 |
·皇思扬古村落文化休闲旅游栖居模式更新建议 | 第43-46页 |
·保护是前提,宣传是手段 | 第43-44页 |
·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 第44页 |
·完善利益分配制度 | 第44页 |
·分区规划,整合开发 | 第44页 |
·传统回归,特色打造 | 第44-45页 |
·组合多种旅游产品,向区(点)外辐射 | 第45-4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件1 皇思扬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意愿问卷调查表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