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碳酸二苯酯合成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光气法合成碳酸二苯酯 | 第10-11页 |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 | 第11-12页 |
·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苯酯 | 第12-13页 |
·其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方法 | 第13页 |
·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催化体系 | 第13-16页 |
·均相钯催化剂 | 第13-15页 |
·非均相催化体系 | 第15-16页 |
·席夫碱型配合物 | 第16-18页 |
·微波技术在催化中的应用 | 第18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1页 |
·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席夫碱配体的合成 | 第21页 |
·单核席夫碱钯配合物的合成 | 第21-22页 |
·双核席夫碱钯铜配合物的合成 | 第22页 |
·负载型席夫碱钯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2-23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23-26页 |
·产物定量分析 | 第23页 |
·产物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单核席夫碱钯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6-34页 |
·前言 | 第26页 |
·席夫碱配体与单核席夫碱配合物的制备 | 第26-28页 |
·对甲苯胺系列配体及配合物的制备 | 第26-27页 |
·香兰素系列配体及配合物的制备 | 第27页 |
·对氨基苯甲酸系列配体及配合物的制备 | 第27-28页 |
·单核席夫碱钯配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L_1及 Pd(L_1)_2Cl_2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L_2及 Pd(L_2)Cl_2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L_3及 Pd(L_3)_2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双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42页 |
·双核配合物及负载型双核配合物的制备 | 第34-35页 |
·氨基酸缩水杨醛配体(L_4-6)的合成 | 第34页 |
·同双核核配合物 Pd_2L_4-6的合成 | 第34页 |
·异双核配合物 PdCu (L_4-6)的合成 | 第34页 |
·负载型双核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 | 第34-35页 |
·双核配合物及负载型双核配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L_4及 PdCuL_4表征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L_5及 PdCuL_5表征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L_6及 PdCuL_6表征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席夫碱配合物在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42-54页 |
·单核配合物(Pd(L_1)_2Cl_2)催化剂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3-46页 |
·助剂铜用量对 Pd(L_1)_2Cl_2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反应温度对 Pd(L_1)_2Cl_2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4页 |
·反应时间对 Pd(L_1)_2Cl_2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反应压力对 Pd(L_1)_2Cl_2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双核配合物(PdCuL_4)在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中的优化 | 第46-49页 |
·助剂铜加入量对 PdCuL_4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6页 |
·反应温度对 PdCuL_4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反应时间 PdCuL_4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反应压力对 PdCuL_4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负载型双核配合物催化剂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9-52页 |
·助剂铜加入量对 PdCuL_4/ZSM5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反应时间对 PdCuL_4/ZSM5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反应温度对 PdCuL_4/ZSM5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反应压力对 PdCuL_4/ZSM5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