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5页 |
| 第一章 立法背景 | 第15-24页 |
| ·物质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 ·法律基础——宪法与民法基础 | 第16-18页 |
| ·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基础——人权 | 第16-17页 |
| ·个人信息保护的民法基础——一般人格权 | 第17-18页 |
| ·相关立法例 | 第18-24页 |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第19页 |
| ·欧盟 | 第19-20页 |
| ·美国 | 第20-21页 |
| ·德国 | 第21-22页 |
| ·我国香港地区 | 第22页 |
|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沿革 | 第24-27页 |
| ·《行政机关保有的利用电脑处理的个人信息保护关系法》 | 第24-25页 |
| ·个人信息保护法四法案 | 第25-26页 |
| ·个人信息保护法五法案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概要与特色 | 第27-42页 |
| ·法律构成 | 第27-29页 |
| ·立法目的 | 第29-30页 |
| ·法律概念 | 第30-34页 |
| ·隐私、个人数据、个人信息三个概念之比较 | 第31-32页 |
| ·日本法律上的各个定义的解释 | 第32-34页 |
| ·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 ·个人信息业者的义务 | 第35-38页 |
| ·特定目的义务 | 第35-36页 |
| ·正当取得义务 | 第36页 |
| ·数据内容正确性义务 | 第36页 |
| ·安全管理义务 | 第36-37页 |
| ·限制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 | 第37页 |
| ·个人信息本人参与的义务 | 第37-38页 |
| ·建立苦情申诉制度的义务 | 第38页 |
| ·主管大臣的参与 | 第38-39页 |
| ·适用除外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启示 | 第42-52页 |
|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状况及其分析 | 第42-50页 |
| ·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态度 | 第43页 |
| ·个人信息定义的确定 | 第43-45页 |
| ·个人信息的侵害 | 第45-46页 |
| ·信息泄露的途径极其危害 | 第46-48页 |
| ·个人信息的保护 | 第48-50页 |
| ·启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