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一、绪论 | 第11-13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3-24页 |
(一)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1. 产业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3.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4. 系统动力学相关原理 | 第16-1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1. 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2. 系统动力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三、河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4-37页 |
(一) 河北省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4-26页 |
1. 河北省第一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4页 |
2. 河北省第二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4-25页 |
3. 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5-26页 |
(二) 制约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26-37页 |
1.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2. 人口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3. 资源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4. 环境现状分析 | 第34-37页 |
四、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SD模型仿真分析 | 第37-53页 |
(一) 系统总体分析 | 第37-40页 |
1. 建模思路 | 第37-38页 |
2. 模型设定及参数估计方法 | 第38页 |
3. 模型总体因果关系图 | 第38-40页 |
(二) 各子系统分析 | 第40-45页 |
1. 产业子系统 | 第40-41页 |
2. 人口子系统 | 第41-42页 |
3. 资源子系统 | 第42-43页 |
4. 环境子系统 | 第43-45页 |
(三) 模型的主要方程 | 第45页 |
(四) 模型的检验 | 第45-47页 |
1. 模型结构的合理性检验 | 第45-46页 |
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46-47页 |
(五) 模型仿真与分析 | 第47-53页 |
1. 仿真方案情景设定 | 第47-48页 |
2. 各子系统仿真结果比较分析 | 第48-53页 |
五、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 第53-58页 |
(一)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的均衡性发展 | 第53-55页 |
1. 确定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目标,制定产业发展整体规划 | 第53页 |
2. 稳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发展现代化农业 | 第53-54页 |
3.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54-55页 |
4.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其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 第55页 |
(二) 加大力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 第55-56页 |
1. 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 | 第55-56页 |
2.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第56页 |
(三) 合理调整人口、教育及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的综合性发展 | 第56-58页 |
1. 控制人口数量,重视人口结构性问题 | 第56-57页 |
2.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 第57-58页 |
六、结论 | 第58-60页 |
注释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