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芒硝伴生白钠镁矾的研究 | 第11-14页 |
·概念 | 第11页 |
·硫酸钠类矿产的分布 | 第11-12页 |
·硫酸钠类矿产的特点 | 第12页 |
·含硫酸钠矿产的综合利用 | 第12-14页 |
·镁盐晶须 | 第14-18页 |
·镁盐晶须及主要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镁盐晶须的特点 | 第15页 |
·镁盐晶须的应用 | 第15-16页 |
·国内外镁盐晶须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 | 第18-23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特性 | 第19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应用 | 第19-20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热分析概况 | 第23-31页 |
·热分析动力学 | 第24页 |
·常见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 | 第24-26页 |
·热分析动力学计算步骤 | 第26页 |
·非等温热分析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26-3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1-3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33-34页 |
·母液的配置 | 第34-35页 |
·洗矿 | 第34-35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合成 | 第35-36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表征 | 第36-37页 |
·X-射线粉末衍射 (XRD) | 第36页 |
·显微镜 (Microscope) | 第36页 |
·电子扫描显微镜 (SEM) | 第36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 | 第36页 |
·热重 -差热 (TG-DSC)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8页 |
·不同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同硫酸镁初始浓度对生成碱式硫酸镁晶须形貌的影响 | 第42-44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4-45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红外分析 | 第45-46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热分析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热分解研究 | 第48-58页 |
·碱式硫酸镁的热分解动力学 | 第48-56页 |
·指数形式温度积分近似式的评析 | 第48-49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热分解过程 | 第49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确定 | 第49-50页 |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50-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