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0页 |
·铝硅酸盐简介 | 第12-13页 |
·高岭土概述 | 第13-15页 |
·高岭土的合成 | 第13-15页 |
·方沸石的概述 | 第15-16页 |
·铝硅酸盐表面络合行为 | 第16-18页 |
·表面络合吸附作用 | 第16-17页 |
·本文有机染料污染研究方法 | 第17页 |
·高岭土矿物表面酸碱常数研究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岭土合成机理研究及制备条件对合成的影响 | 第20-40页 |
·引言 | 第2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样品制备 | 第21-23页 |
·高岭土机理研究实验步骤 | 第21页 |
·Al(OH)_3凝胶制备的 pH 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种类碱选择对合成的影响 | 第2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8页 |
·高岭土合成机理研究 | 第23-34页 |
·制备条件选择对合成的影响 | 第34-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高岭土的表面酸碱性质的研究 | 第40-46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试剂、仪器与计算软件 | 第41页 |
·计算模拟过程中用到的矩阵 | 第41-43页 |
·高岭土表面滴定及平衡常数的计算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铝硅酸盐对有机色素的吸附作用研究 | 第46-62页 |
·引言 | 第46页 |
·SiO_2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 第46-5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SiO_2的制备 | 第46-47页 |
·吸附实验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高岭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 第56-60页 |
·高岭土的制备 | 第56-57页 |
·吸附实验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方沸石的水热合成过程研究 | 第62-68页 |
·引言 | 第6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2页 |
·样品制备 | 第62-63页 |
·方沸石制备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6页 |
·方沸石的表征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方沸石结构的研究及对水溶液中 Pb~(2+)的吸附 | 第68-78页 |
·引言 | 第6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8页 |
·样品制备 | 第68-69页 |
·方沸石单晶制备 | 第68-69页 |
·方沸石样品对重金属 Pb~(2+)的吸附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4页 |
·方沸石单晶的表征 | 第69-72页 |
·微波处理对方沸石结晶的影响 | 第72-74页 |
·方沸石对 pb~(2+)的吸附 | 第74-76页 |
·方沸石稳定性与溶液 pH 值关系 | 第74-75页 |
·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附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