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金寨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典型灾害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课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3-16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3页
     ·论文研究思路第13-16页
第二章 金寨县地质环境条件第16-35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6-17页
   ·地形地貌第17-19页
   ·气象与水文特征第19-20页
     ·气象特征第19-20页
     ·水文特征第20页
   ·地层岩性第20-26页
     ·太古代第21页
     ·元古代第21页
     ·古生代第21-23页
     ·中生代第23页
     ·新生代第23-24页
     ·岩浆岩第24-26页
   ·地质构造第26-29页
     ·褶皱第27-28页
     ·断裂第28页
     ·节理裂隙第28-29页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29-30页
     ·新构造活动第29页
     ·地震第29-30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30-31页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第31-33页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第33-35页
第三章 金寨县地质灾害特征第35-47页
   ·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第35-40页
     ·滑坡第35-36页
     ·崩塌第36-37页
     ·泥石流第37-39页
     ·不稳定斜坡第39-40页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第40-43页
     ·地质灾害的地形分布规律第40-41页
     ·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第41-43页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第43页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第43-46页
       ·灾种多样性第43-44页
       ·突发性第44页
       ·集中性第44页
       ·周期性第44-46页
   ·地质灾害点稳定性预测评价第46-47页
第四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第47-52页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第47-50页
     ·地形地貌第47页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第47-49页
     ·地质构造与新构造活动第49-50页
   ·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第50-52页
     ·水体第50页
     ·气候气象第50页
     ·地震第50-51页
     ·人类工程活动第51-52页
第五章 典型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及稳定性评价第52-76页
   ·滑坡第52-60页
     ·郑堂滑坡第52-56页
     ·田老塆滑坡第56-60页
   ·王河电站崩塌第60-64页
   ·不稳定斜坡第64-71页
     ·龙庙不稳定斜坡第64-68页
     ·太平小学不稳定斜坡第68-71页
   ·天堂寨景区泥石流第71-76页
第六章 结论建议第76-78页
   ·结论第76-77页
   ·建议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浩尧尔忽洞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下一篇:新疆二红洼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