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河流域公伯峡水电站发电机放热风采暖的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水轮发电机通风冷却系统研究 | 第10-12页 |
·水电站发电机层放热风口形式 | 第12页 |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公伯峡水电站发电机放热风现场测试及数据分析 | 第14-27页 |
·公伯峡水电站概况 | 第14-19页 |
·电站概况 | 第14-16页 |
·气候特点 | 第16页 |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 第16-18页 |
·电站通风采暖系统 | 第18-19页 |
·公伯峡水电站发电机自然放热风现场测试 | 第19-22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2-26页 |
·测试工况 | 第22-23页 |
·测试数据 | 第23-25页 |
·放热量计算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水电站厂房采暖方式及负荷计算 | 第27-36页 |
·水电站厂房采暖方式 | 第27-28页 |
·水电站采暖热负荷的组成 | 第28-29页 |
·水电站采暖热负荷的计算 | 第29-33页 |
·新放热风采暖方案的提出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水电站发电机自然补风、自然放热风数值计算 | 第36-46页 |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第36-40页 |
·CFD基础 | 第36-38页 |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38-39页 |
·Fluent简介 | 第39-40页 |
·发电机自然补风、自然放热风数值计算 | 第40-44页 |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控制方程 | 第41-43页 |
·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的比较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5 强制机械补风、自然放热风数值计算分析 | 第46-57页 |
·补风速度为 2M/S时放热量分析 | 第46-47页 |
·补风速度为 2.5M/S时放热量分析 | 第47-48页 |
·补风速度为 3M/S时放热量分析 | 第48-49页 |
·补风速度为 3.5M/S时放热量分析 | 第49-51页 |
·补风速度为 4M/S时放热量分析 | 第51-52页 |
·补风速度为 4.5M/S时放热量分析 | 第52-53页 |
·补风速度为 5M/S时放热量分析 | 第53-55页 |
·不同补风速度对放热量影响的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放热风口气流组织分析及设计方法 | 第57-68页 |
·空气射流分类 | 第57页 |
·送风口射流的准则数 | 第57-58页 |
·自由射流 | 第58-61页 |
·水电站主厂房发电机层气流组织 | 第61-62页 |
·集风罩上设喷口送风的设计计算方法 | 第62-64页 |
·集风罩上设圆形送风口的设计计算方法 | 第64-66页 |
·集风罩上设矩形送风口的设计计算方法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7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