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 ·选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青海湖周边地区自然环境及近年虫害发生情况 | 第15-16页 |
| ·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 ·国内外“明亮长脚金龟子”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 ·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22页 |
| ·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 第24-29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4页 |
| ·研究地点 | 第24页 |
| ·成虫的采集 | 第24页 |
| ·幼虫、蛹和卵标本的采集 | 第24页 |
| ·标本形态特征的观察、描述及特征拍摄 | 第24页 |
| ·研究结果 | 第24-29页 |
| ·成虫的形态特征 | 第24-27页 |
| ·卵的形态特征 | 第27页 |
| ·幼虫的形态特征 | 第27-28页 |
| ·蛹的形态特征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生物学习性与发生规律 | 第29-4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1页 |
| ·生物学习性的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生活史研究 | 第30-31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 第31页 |
| ·研究结果 | 第31-42页 |
| ·成虫的习性 | 第31-36页 |
| ·幼虫的习性 | 第36-37页 |
| ·蛹的习性 | 第37-38页 |
| ·生活史表 | 第38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发生规律 | 第38-40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发生为害规律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及种群估计 | 第42-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的空间分布型 | 第42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田间种群数量估计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空间分布型 | 第43-45页 |
| ·不同抽样方法的比较 | 第45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田间种群密度估计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 | 第46-50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为害研究 | 第46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防治指标的确定 | 第46-47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防治效果的研究 | 第4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为害情况研究 | 第47-48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防治指标的确定 | 第48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天峻县环境因素概述 | 第50-53页 |
| ·温度 | 第50页 |
| ·湿度 | 第50-51页 |
| ·光照 | 第51页 |
| ·寄主因子 | 第51页 |
| ·天敌 | 第51-53页 |
| 第七章 明亮长脚金龟子防治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 第53-55页 |
| ·目前可采取的防治措施 | 第53页 |
| ·认真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 第53页 |
| ·重点防治成虫 | 第53页 |
| ·远期的防治措施 | 第53-55页 |
|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 第55-58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系统地观察和描述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相关特征照片 | 第55页 |
| ·明确了明亮长脚金龟子的发生规律和生活史,并绘出了生活史表 | 第55页 |
| ·明确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规律,确定了其发生期和阶段特征 | 第55页 |
| ·确定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田间为害程度与发生量的关系,并提出了为害防治指标 | 第55-56页 |
| ·确定了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对沙棘的取食偏好性 | 第56页 |
| ·确定人工摇树捕捉法、普通诱捕法、改良诱捕法均能对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达到较好的捕捉、诱集效果 | 第56页 |
| ·确定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 第56页 |
| ·概述了天峻县的气候条件、寄主、天敌等因素 | 第56页 |
| ·讨论 | 第56-58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各个虫态发育历期和历期积温需及时开展研究 | 第56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生态学的研究仍属空白 | 第56-57页 |
| ·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性信息素以及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作用值得研究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